第四十四章:劉表稱病離去,蔡瑁張允動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伊籍道:“玄德公,此言差矣,籍並非前來索要兵馬,而是真誠的奉我劉荊州之命,邀玄德公前去赴宴是也。”
霍峻也連忙向劉備解釋,試圖讓劉備放心:“玄德公,機伯說的卻實如此,並非向玄德公索要兵馬。”
劉備現在也不管他二人究竟說的是真是假,畢竟這三萬兵馬在劉備手中也是塊燙手山芋,有了這三萬兵馬,縱使是親如兄弟也難免會有所猜忌。
現在不如趁機將這三萬兵馬交還給劉表,一來可以令劉表心安,二來這三萬兵馬在自己手中,難免落得小人口實。
到時候再說什麼劉備想要自立的話,即使劉備沒有這個想法,那些小人也會強行解釋成個想法。
劉武見伊籍霍峻二人推辭,再反觀劉備的表情,他就已經猜到劉備內心真正的想法。
劉武自然也是知道這三萬兵馬是塊燙手山芋,若是劉備現在不主動歸還,恐怕會落得他人口實。
那這場宴會恐怕就是鴻門宴了。
劉武自然不允許這件事情的發生,他即刻幫腔:“機伯,仲邈,你就聽我家主公的吧,我現在就讓趙雲點兵,將這三萬人即刻歸還。”
霍峻還想再次解釋:“文良,你這麼說可就生分了,我主與玄德公同是漢室宗親,自然同為漢室出力,雖然我主奉獻帝之名駐守荊州,可仍為漢臣,何必分的這麼細緻?”
劉武笑著看向霍峻,言道:“仲邈言重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便是懲處國賊曹操,匡扶漢室,復興大漢江山,自然是不會分什麼你我。但劉荊州乃是一州之長,我主玄德乃是暫借在荊州,既然借了劉荊州的兵馬,現在陳平已破,自然是要歸還的。”
劉武此話一出,霍峻也不敢再多言。
劉備見伊籍霍峻二人都認同了劉武的觀點,隨即向身旁的趙雲說道:“子龍,你現在點齊兵馬,同我們一起去襄陽。”
“雲遵命!”說罷,趙雲向在場人拱了拱手,隨後離開前往點兵場點兵。
伊籍見趙雲已經前往,便只好言道:“既然如此,我們便順了玄德公的心意,將兵馬全部給劉荊州帶回去,省的蔡瑁張允二人又再說劉荊州的不是。”
霍峻點了點頭,肯定的回答:“好,既然玄德公這麼說,我們便將這些兵馬全部都帶回去。”
劉備聽著也點了點頭,這塊燙手山芋終於被甩掉了。
現在他手上有著五萬多人馬,即使是曹操來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兵馬夠還是不夠。
不一會,趙雲便從點兵場趕來,他進門便道:“主公,我已奉主公之命,將劉荊州借與我們的三萬兵馬帶到城南門口,隨時等待主公的命令。”
劉備放心的點了點頭,看向霍峻:“仲邈,既然你是襄陽城城西城北的防務官,這些兵馬就由你來領回去吧。”
霍峻點了點頭,道了聲好。
徐庶此時以為自己仍要被留在新野,畢竟這次進攻陳平,劉武立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況且用計謀險些害得趙雲命喪當場。
徐庶自然是認為自己十分的失敗。
誰料劉備卻轉過身看向徐庶,言道:“元直與文良一同陪我去襄陽,可否?”
徐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上一次大破陳文,劉備沒有讓徐庶去,這次自己用計險些害死趙雲,劉備卻並不追究這些,反而是讓自己一同陪他去襄陽。
徐庶遲疑了一會。
劉備見徐庶遲疑,試探性的問道:“元直,不願意嗎?”
徐庶自然是一百個願意,同意徐庶一同前往襄陽,這是代表著劉備對於徐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