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說出了自己的分析:“陳平的目標並不是雲長翼德,而是埋伏在谷林中的子龍,現在陳平的攻城部隊已經再往回趕,若是陳平再領兩萬兵馬,四萬兵馬前後夾擊,則子龍危矣!”

眾人聽後,無不大驚,經過劉武的一番分析,他們都明白了陳平這麼做的真實用意。

徐庶聽到劉武的分析,不禁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言道:“庶害子龍也!”

劉武立刻反駁徐庶:“元直切莫難過,此次戰敗不是你之罪也,我料定陳平軍內定有高人,其智謀不在我二人之下,元直勿擾。”

劉備也寬慰徐庶:“現在不是難過的時候,眼下應當想辦法救下子龍!切不可棄子龍於不顧。”

此刻眾人的目標已經擰成一股繩,那便是從四萬人手中救下趙雲的三千兵馬,可從四萬人中搶三千人,又怎是談何容易?

劉武雖然是穿越者,但仍要遵守自然規律,眼下敵強我弱,必用奇謀,才可破敵。

劉武自然是知道這些,他的大腦在飛速地思考著,張飛卻有些等不及,他現在怒氣衝衝,在場的每個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畢竟誰也不願意趙雲命喪谷林。

張飛厲聲說道:“大哥,讓我領五千兵馬,與那陳平決一死戰!”

劉武對於張飛勇猛自然是知道的,可現在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時候,眼下是如何將趙雲及其兵馬平安救來,只有五千兵馬卻要與陳平四萬兵馬硬碰硬,那是蠢蛋才幹的事。

劉武思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完美的方案,情急之中他開始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前後都有兩萬人馬夾擊趙雲,趙雲發現被圍,必然會向新野城的方向突圍,若是領一萬精銳從趙雲東面撕開一道口子,定能將趙雲救出來。

現在情急之中也只能使用這個計策,劉武立刻將自己的方案向眾人講來,張飛聽到劉武的方案,立刻響應:“俺張飛願意領一萬精兵,幫助子龍突圍。”

關羽也不甘示弱,剛剛吃了敗仗,這擱誰身上也受不了,眼下有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又怎能不牢牢的將他把握住?關羽也跟著張飛請戰:“羽願意與三弟一同前往!”

劉備聽後甚是歡喜,他捲起袖子,身披鎧甲,似乎也想要參與此次營救趙雲的行動,劉武連忙將劉備勸住:“主公,此次戰役,我部只有一萬人,而陳平軍有四萬人,如此懸殊的差距,主公切莫以身犯險。”

劉備聽後甚是不悅,他言:“文良,備剛剛回到與雲長翼德當年同上疆場的感覺,你卻讓備不往?”

劉武聽出了劉備的不高興,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劉備以身犯險,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主公,萬萬不可前往,若是主公前往,則此計不成!”

劉備一聽劉武這麼說,連忙改口,畢竟還是趙雲的性命更重要些:“以文良之見,備應當如何?”

劉武說出了自己的下一步分析:“主公,以武之見,主公應坐鎮新野,穩定民心。”

劉備聽後甚是高興,此刻劉武已經將任務一一劃分清楚,劉備頓時又對劉武增加了幾分信任,反觀徐庶,因計謀失算,導致趙雲身陷險境,他自己也是難過至極,現在唯有將趙雲救下,方可彌補自己的錯誤,故而主動請纓:“庶願領兵一萬,與雲長翼德同往!”

劉武立刻拒絕了徐庶:“元直軍師切莫如此,武知曉元直軍師難過,可還有一件要事等待元直軍師。”

徐庶一聽劉武還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去做,顯然這是在給他將功贖過的機會,徐庶隨即問道:“文良快快請講,庶定當萬死不辭!”

劉武知道現在事態緊急,也不再跟徐庶客套:“元直軍師應立即南下襄陽向景升兄請求救援,陳述其中利害,救援新野,則子龍有救,陳平可破,此是重中之重,唯元直軍師可往。”

徐庶聽後,立刻向劉備表態:“庶願今晚星夜前往襄陽,面見劉荊州,定將兵馬帶來!”

劉備聽後大喜,開始下達命令:“元直,你即刻南下襄陽,向景升兄暫借兵馬,讓劉封與你同去,保護元直安全。雲長翼德領一萬五千兵馬馳援子龍,務必與子龍平安歸來。”

劉武一聽要拿一萬五千人馬馳援趙雲,立刻向劉備進言:“主公,新野城兵馬只有一萬六千人,現在要領一萬五千人馳援子龍,若是有人前來攻城,則新野破矣!”

顯然劉武算到了王文沒有算到的地方,若是王文再領一支一萬人的部隊趁著馳援趙雲的時候率軍攻城,則新野破矣,可惜王文之智仍在劉武之下,劉武此次安排則更為穩妥。

劉備聽到劉武的話,不免也感覺有些道理,畢竟若守軍只有一千人,則無法抵擋攻城部隊,劉武的方案更為穩妥,劉備言:“依文良之見,需要多少人?”

“依文良之見,只需一萬人即可!”

眾人無不大驚,隨即卻又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下整個新野城也只有一萬六千人,一萬人也已經屬實是不少了,關羽張飛也都感覺此行是場硬仗,雖然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可兵力實在是過於懸殊,若是被扯入車輪戰,則縱使是關羽張飛也無可奈何。

劉武隨即言道:“我願與雲長翼德同往,去救子龍!”

劉備聽後一口回絕:“不行!”劉武現在早已成為劉備心目中的首席軍師,此次徐庶算空,雖然劉備沒有怪罪徐庶,可要論計謀的深淺,則還是劉武要技高一籌,眼下劉武要以身犯險,劉備當然不會答應,不只劉備不答應,縱使是關羽張飛徐庶等人也是一口回絕,不讓劉武以身犯險。

劉武見眾人都為自己考慮,雖然感覺到被尊重,被關心,可此次他是非去不可:“大家的態度我都已明白,可武以為,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救出子龍,兵貴神速,不可再進行拖延,武有計策,可破陳平之計。”

劉備見劉武執意要去,眼下事態危急,既然劉武說可行,那便是可行。劉備最終同意了劉武的前往,三人點齊一萬兵馬,朝著谷林前進。

徐庶則與劉封等人南下襄陽,向劉表尋求救援。

劉備獨自領六千士兵守護新野百姓,他是新野的最後一道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