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導讀:督、撫爭相攬權,湖南局面難有起色,駱秉章心懷不滿,整日撥打小算盤。綠營排斥異己,省城防務不堪一擊,提督、副將抱成一團,只想除掉眼中釘。
曾國藩頂著壓力,毅然走進巡撫衙門……
(正文)湖南巡撫駱秉章最近幾日心緒特別不寧。兵勇不睦是一方面,總督張亮基背後掣肘也讓他感到頭痛。
說起來,兵勇交惡與駱秉章無大關聯,始於前署撫潘鐸。
潘鐸對團練有成見,綠營自然就要排斥異己。這是毫無疑問的。其實,不僅僅潘鐸對團練有成見,就是駱秉章本人而言,對團練也沒什麼好感。募款籌糧,一樣不比綠營差,但臨陣殺敵時,卻又未必真頂用。
軍興以來,用兵省份的巡撫特別不好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團練造成的。國家經制之師(不僅僅是各省提督麾下的綠營,還包括都統麾下的旗營和將軍旗下的軍隊)的糧餉,地方巡撫是必須要保證的,從外省調來防守、助剿的軍隊的糧餉亦不能有所短缺。湖南歷經幾年兵燹,藩庫乾涸,百姓貧窮。經制之師的糧餉要從百姓的口中出,團練的糧餉也要從百姓的手裡往外摳。
說起來,兵和勇都是要保一方平安的,倒黴的只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所幸,曾國藩手下有幾位勸捐籌餉的得力干將,劉蓉、郭嵩燾,還有外省的什麼人,益陽縣知縣李瀚章和湘鄉縣知縣朱孫詒,也都動用所有能動用的關節,為團練多方籌餉,甚有成效。團練的事,駱秉章總算不用操心,曾國藩也不大來給他添麻煩。
團練的事可以推著往前走,但張亮基多方插手湖南的事,卻給駱秉章的心頭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徐有壬本是雲南布政使,一直署理湖南布政使。駱秉章到長沙後,便想奏請徐有壬迴歸本任,而把湖南布政使,放給自己的人。
駱秉章的奏摺遞進京城後,馬上便遭到駁復。這卻是從來都沒有過的。駱秉章於是給在戶部的同年寫信,詳詢原因。同年很快回信,告訴他,是湖廣總督張亮基不同意徐有壬離開湖南。張亮基上摺奏稱,湖廣用兵頻繁,湖南、湖北兩省唇齒相依。還說徐有任久歷湖南藩司,熟悉情形,不宜迴歸本任,云云。朝廷於是準了張亮基的摺子,駁復了駱秉章的奏請。
收到同年的信後,駱秉章氣得一蹦多高。什麼徐有壬熟悉情形,什麼湖南、湖北兩省唇齒相依,統統是放屁!說穿了,不過是張亮基比較相信徐有壬,想借徐有壬掌控湖南而已。還有一件事,也讓駱秉章對張亮基心生諸多不滿。湖南兵力原本不足,除了提、撫兩標外,就是曾國藩編練的湘勇。太平軍離開湖北後,全面進入皖、浙、贛。而皖、贛兩省又無一不與湖廣接壤,其中的浙江與江西更是一脈相連。這就是說,太平軍明著是把湖廣交給了大清國,但卻在四周開花,實際和未離開湖廣沒有什麼兩樣,隨時可以攻取。因為太平軍並未離開湖廣,也就等於未當真放棄這裡。要知道,湖南、湖北可是產糧大省。清軍要吃飯,太平軍雖然自詡是天兵天將,但若當真不吃飯,照樣要餓死。當時有民謠雲:湖廣熟,天下足。洪某雖只胸有點墨,但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張亮基未必便能看穿太平軍的心思。但太平軍的企圖卻瞞不過左宗棠。肯定是左宗棠背後出的主意,張亮基竟然不同駱秉章商量,便擅自上奏朝廷,請求從湖南的提、撫兩標中,抽調一部分兵力援贛。朝廷允准的聖諭突然遞進駱秉章的手上,駱秉章險些沒被氣瘋!
經過與身邊的幕僚反覆籌議,駱秉章上奏朝廷,以湖南與江西山水相接,若湖南出兵援贛,粵匪勢必由水路反撲湖北,則湖北、湖南必將兩危為由,拒絕出兵。
駱秉章的摺子拜發後,朝廷雖然尚未有旨下達,但駱秉章堅信,張亮基為保全武昌,肯定不會就此罷休。
設若朝廷當真再次下旨催逼湖南抽兵援贛,應該怎樣答覆?繼續拿前一個理由搪塞?真被朝廷給安個藐抗聖諭的罪名,又是駱秉章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為了這件事,駱秉章已經思慮多日,但直到現在,也未想出兩全之策。
張亮基揹著他在湖南安插耳目這件事,也讓駱秉章對張亮基產生極大反感。一個官場中人,熬了幾十年,才到封疆的位置。這其中自然有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但也有親朋好友的多方援助。這些人中,有的最初就跟著你,一跟就是幾十年,無怨無悔。為了什麼?不過是為了你熬出頭的那一天,沾你些光輝、混個大些的前程而已。
古話講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聽著雖不大受用,但誰都休想逃脫出去。歷朝歷代,無不如此。
張亮基一榜出身,他熬成總督,自然有許多族親故舊。當時的人還都很念舊,大老遠的來投奔你,大小總要給安排個差事做。湖北沒有缺分,自然就要打湖南的主意。但他就忘了,兩榜出身的駱秉章身邊,也有一大幫族親故舊等著差事做。
剛剛離開湖北的太平軍,在還沒有真正放棄湖北的時候,大清國湖廣的督、撫之間,已經鬧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駱秉章這日午飯後小憩了一下,便一個人來到簽押房,讓戈什哈沏了壺新茶,開始一邊喝茶,一邊思謀把張亮基擠出湖廣的辦法。
這時戈什哈進來稟報:團練大臣曾國藩來了。
一提曾國藩三個字,駱秉章的心登時一緊,口裡不由條件反射般地道出一句:“一早烏鴉就叫個不停,本部院就知道,說不定發審局今兒要殺人!,,這不,來了!告訴曾大人,本部院一早去巡察防務,尚未回城。”
親兵答應一聲,掉頭就走,哪知卻與一個人撞了個滿懷。
那人一腳踏進門來,手指駱秉章哈哈笑道:“撫臺一早就出城巡察防務,著實辛苦!這要傳到皇上那裡,皇上定然飛傳聖旨獎賞!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