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廷組建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欲南北夾擊天京城,未見功成先擾民;赤腳大仙佔金陵忙著蓋王府,未得江山先要享福,誰管明天怎麼樣!

(正文)咸豐三年元月十日,太平軍攻破湖北武昌、漢陽兩城。得民船數千艘,得丁壯、年輕婦女數十萬,盡載舟中,有不願者悉數殺戮。導致江水泛紅,血腥許久不散。

太平軍順風順水,鬥志昂揚;各路清軍腐朽無能,連連敗退。

湖廣總督張亮基率軍退守四縣一州,欽差大臣琦善、湖北巡撫青麟各率人馬狼奔至兩湖交界處。全都嚇得手抖心慌,日不敢安穩就食,夜不能踏實入夢。

越三日,太平軍突然又放棄武昌、漢陽,順流而下,浩浩蕩蕩,旌旗蔽江,於十一日攻破安徽九江府城。又得精壯三千、貌美女子七百餘。金銀糧草等物,更是不盡其數。太平軍氣勢愈發威猛,各路清軍無敢爭鋒。十七日,太平軍打破安徽省城安慶;二月初十日,太平軍終於按預定計劃,順利佔領江寧省城金陵。是役,江寧將軍世襲忠勇公祥厚戰死,兩江總督陸建瀛自殺身亡。

太平軍全面佔領金陵後,洪上帝第二天就頒佈天條:詔改金陵為天京,定天京為太平天國國都。隨後,命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各督率所部天兵天將,從揚州出發,至浦口與吉文元部、朱錫錕部會集,直取安徽,以分清軍攻勢。實際也是為轉移清軍的注意力,減輕天京自身的壓力。

咸豐得到奏報後,登時驚昏在地。

咸豐甦醒後,馬上召肅順等近臣進宮。

當著肅順等人的面,方寸大亂的咸豐連蹦帶跳,連罵帶嚎,全不顧忌自己九五之尊嚴,與市井混混一般無二。

除肅順稍有鎮靜外,其他王大臣全嚇得渾身亂抖,一地的磕頭聲。

當日就飛傳聖旨:著欽差大臣向榮總督金陵各路人馬,約十數萬,在孝陵衛駐紮,為江南大營,隨時收復金陵;著欽差大臣湖北提督琦善總督北方各路人馬,亦在十數萬之上,速援揚州並就地駐紮,為江北大營,會同向榮等合力圍困佔領金陵的太平軍,覷機收復。同時讓軍機處著令各省,無分晝夜,加緊向即將籌建的江南和江北兩個大營輸送餉、糧,敢懈怠者殺無赦!

咸豐此時把全部精力與餉力都投到向欽差和琦欽差兩個人身上。

向榮可不是個等閒人物,他是大清國軍興以來出了名掛了號的常敗將軍。

向榮早曾國藩九年出生,四川大寧人,寄籍固原。字欣然,行武出身。從軍後隨軍鎮壓河南滑縣李文成起義,事平敘功,以把總記名,旋實授。後自把總累升為總兵、記名提督。道光二十七年,任四川提督。三十年三月,調湖南提督,旋鎮壓李元發起義。是年九月,為廣西提督。咸豐元年二月,洪秀全舉旗起事,率軍赴桂平與之作戰。大敗,奔逃如飛。上命追剿太平軍,督軍尾追太平軍至武宣、象州。太平軍並不理睬。向榮自以為太平軍怕了自己,開始放開步伐。哪知太平軍行至一處密林處隱伏,等他趕到,突然放炮廝殺。向榮率軍再次狂奔,快賽離弦之箭,太平軍無論怎樣都追趕不上。太平軍止住腳步,繼續前進。向榮不敢怠慢,馬上提軍又尾追過來,彷彿在為太平軍保駕護航。東王楊氏秀清氣得想出千條計策萬般招數,只是甩他不掉;洪上帝更是整日把“向妖頭”三個字掛在嘴上,但也奈他不得。幾年下來,太平軍打到哪裡,向榮便跟到哪裡。儘管這其間他與太平軍交了無數次的手,幾乎次次敗逃如飛,還因此兩次被朝廷革職,但就是毫髮無傷,身體養得特棒。

有人幾次向咸豐奏請派能員換掉向榮,但咸豐堅持不允,還振振有詞,對上折的人大加申飭:“向榮這個人可是個能員!你們看著,將來能替朕剿滅掉粵匪的,非他莫屬!他打了這麼多惡仗,粵匪竟然不能奈他分毫,這是多大的能耐!”

咸豐說這話不多幾日,就賞加向榮欽差大臣銜,專辦軍務。

捧著聖旨,向榮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以至一連多日,向榮不是抽自己嘴巴,就是狠狠地掐自己的大腿,惟恐自己是在做夢。

聖旨下達不多幾日,北方各路人馬開始奉旨向揚州一帶進發。但琦善卻未敢輕舉妄動。向揚州進發的北方各路人馬開始各行其事。洗劫村莊、強行搜刮百姓錢糧、強姦糟蹋民女等事,一日就發生十幾起。地方官派快馬把訊息報進京城。

京師為之轟動,一時物議喧騰。咸豐聞報大驚。

很快,聖旨由八百快騎送抵琦善之手:前已有旨,著琦善總督北方各路人馬,速援揚州並就地駐紮。等因。現各路人馬已馳赴揚州,琦善身為欽差大臣,想已起程多日,現行至何處?尚需幾日到達?著切實奏報。欽此。

不多幾日,又一紙聖諭分別遞到欽差大臣湖北提督琦善、湖北巡撫青麟、按察使銜楚軍統帥幫辦湖北軍務江忠源的手上:湖北按察使著江忠源補授。旨命湖廣總督張亮基會同巡撫青麟、臬司江忠源等,儘快規復武昌,不得遲疑不決。

一榜出身靠團練起家的江忠源,正式進入一省三大憲行列。

所謂三大憲,是指一省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一省當中,巡撫抓總,布政使(全稱是: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專管一省的財賦、地方官考績等事,按察使(全稱是: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則負責全省刑名案件和督察官員的風紀,是一省司法事務的最高長官。

在清代,巡撫和布政使、按察使合稱一省的三大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