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第1/4頁)
章節報錯
導讀:塔齊布剛進簽押房,曾國藩便虛心請教《團勇訓練日夜常課之規》。
團練大臣出城去看望故舊,卻和湖北提督琦善走個對面。
曾國藩的心再次動搖起來。
(正文)當天的日頭還未吐丹,曾國藩、羅澤南便走出了操場。
回頭輕蔑地望一眼大操場,羅澤南對曾國藩道:“滌生啊,我看了許久,如何沒有見到江岷樵?”
曾國藩道:“江岷樵的人馬也是團練,他們自己練操。已經多日,楚勇被張中丞遣到城外,替他把守長沙四門。沒有岷樵守在城外,他鮑起豹還能這般神氣?羅山哪,你我總算不虛此行。我在提標,發現了一個塔齊布。我仔細地觀察過他,此人臉藏祥雲,眉含吉兆,將來定是個能建功立業的人!我沒有看錯的話,他將是我湘勇的福星啊!”
羅澤南道:“滌生啊,我看那塔齊布雖是塊好料子,可他是個滿人哪。他肯屈尊為我們訓練團營?”
曾國藩一笑道:“我何曾不知這塔齊布是個滿人!但是,我剛才細細觀察了一下這塔守備。你不要看他面上對鮑起豹恭敬有加,但骨子裡,是不服氣的。大英雄落到大狗熊的手裡,早晚也要變成狗熊啊!走,陪我去見張中丞。我們就先借調這個塔齊布!”
羅澤南擔心地問:“滌生,塔齊布可是提標中軍守備呀?鮑起豹能放嗎?再說了,你那套辦法行不行啊?可別看走眼了!”
曾國藩道:“行不行也得試試!——走,我們到巡撫衙門去,讓張中丞去想辦法。”
到了巡撫衙門見到張亮基,曾國藩把借調提標中軍守備塔齊布的事一說,張亮基果然連連搖頭。
張亮基道:“滌生,撫標的人您挑誰我都答應,這提標的人我可做不了主啊!提督雖然也歸巡撫節制,可真正論起來,湖廣總督才是他的上憲哪!鮑起豹只是表面對本部院聽命,其實骨子裡是從不把我們這些漢人放在眼裡的!——上次長毛圍攻長沙,不是江岷樵的楚勇和撫標中軍力戰,十個長沙都破了!滌生啊,您還是打消從提標營借人的主意吧。這事以前做,興許能成功,現在是肯定不行了!——從打琦善調到湖北提督任上,鮑起豹的尾巴便翹到天上去了。”
曾國藩想了想,忽然問道:“張中丞啊,您撫標營要從提標營借個教習,這總沒有什麼問題吧?”
張亮基道:“這麼做,估計鮑起豹不能駁——滌生啊,這個滿人守備有什麼好啊?您如何非要把他弄到手呢?等發現是個刺蝟的時候,可就由不得您後悔了!——那時,有這個滿人做鮑起豹和琦善的內應,您是諸事難做呀!”
曾國藩笑道:“刺蝟不刺蝟的,您還是先把塔守備借調過來,然後再把他借調團營當教習——對了,我想向中丞大人打聽個人,撫標營是不是有個叫鮑超的營丁?”
張亮基想了想道:“撫標營上千號營丁,我哪能記得過來?——過晌兒,我著人去軍營查一檢視——您說的這個鮑超莫非是您的親戚?您如何早不提起?”
曾國藩搖了搖頭,便同著羅澤南告辭出來。
出了轅門,羅澤南小聲問曾國藩:“滌生,我如何沒有見著季高?”
曾國藩道:“季高正在各縣忙著徵餉調糧,忙得很哪!——沒有季高在外面忙,哪有張中丞的穩如泰山哪!——咳!也不知筠仙和孟容這捐募得怎麼樣了!”
羅澤南道:“憑郭筠仙的大才、劉孟容的遊說功夫,這兩人都不在蘇秦、張儀之下。您就放心吧。死了他張屠戶,我們照樣不吃帶毛豬!”
兩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走進發審局的大門。
一進發審局簽押房,王錱正在屋裡走來走去,等得焦躁。
一見曾國藩、羅澤南走進來,王錱趕忙停下腳步見禮,道:“裁縫鋪子送了兩件號衣。一件是勇官裝,一件是勇丁裝。二位大人如何去了許久?”
王錱說著話,雙手麻利地將炕上的一個黑包袱開啟;曾國藩的眼前立時便出現兩套青色的服裝。
曾國藩看那勇官的款式和綠營的營官服相同,只是綠營的營官服前繡“營”字後繡“將”字,而團練的勇官服則前繡“湘”字後繡“將”字;勇丁裝也和綠營的營丁服一般樣式,只是綠營的營丁服前繡“營”後繡“兵”,團練的勇丁服前繡“湘”後繡“勇”而已。
曾國藩細看了看做工,見還算精細,便道:“王錱哪,楚勇的服裝也是這樣嗎?”
王錱道:“大人請放心,卑職還特意去城外借了一套楚勇服,拿給裁縫鋪比照。”
曾國藩用手摸了摸布料,道:“聽澄侯說,這一套下來,用了一兩銀子?看這布料,有些貴了!像這種布料,在京師,也用不了一兩銀子的。”
羅澤南道:“好了,王錱,讓裁縫鋪就照這樣子往出趕吧!”
王錱答應一聲,包好衣服走出去。
羅澤南坐下對曾國藩說道:“滌生啊,您現在是和巡撫平起平坐的團練大臣哪!您剛才這種做法,如果傳揚出去,不是讓人恥笑嗎?”
曾國藩自言自語道:“羅山哪,我們這辦團練的銀子,可都是湖南百姓從牙縫裡擠給我們的呀!我們不能拿百姓的銀子亂來呀!——我們現在才只兩千人,就開始大手大腳,等發展到一萬人,如何得了啊!羅山哪,我們生雖不能做人傑,可也不能讓人戳脊梁骨啊!”
羅澤南兀自嘆一口氣道:“您是越說越離譜了——以後啊,我還是管好我那五百人吧!其他的事,不攙和。”
三天後,曾國潢、李續賓二人帶著五七個伴當,由湘鄉縣返回。
於是,發審局的大賬上,除十五萬兩、二千兩外,又添進來一萬兩。十五萬兩是湖南巡撫衙門先說支助後又成借用過來的一筆銀子,這筆銀子曾國藩委託張亮基從夷人的手裡購買槍、炮了。發審局雖還沒有購進一支槍、一門炮,但這筆銀子確已從巡撫衙門劃出,落到發審局的帳上;二千兩是周升由京裡回湘鄉時由錢莊取出來的一筆陳款,是曾國藩典試四川時,四川總督寶興代表蜀中士子贈送給曾國藩的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