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1/4頁)
章節報錯
導讀:落第秀才窮困潦倒,無奈之下揭竿而起,偏偏自稱上帝;守制侍郎答應兒子,八斗衝捕鳥玩耍,竟然次次落空。
一道聖諭飛抵曾府,福耶?禍耶?
(正文)曾國藩做京官的十幾年,每逢休假或升官,總愛到京城外的報國寺去住幾天。報國寺的方丈一真長老,籍隸湖南,與曾國藩同省不同縣,兩個人很談得來,是忘年交。曾國藩手裡的《挺經》一書,便系一真所傳。在報國寺,曾國藩多次與這位腌臢老道相遇,既沒談過話,也無交情。
如今,腌臢老道不請自到,這不僅大出曾國藩本人的意料,也讓曾府上下人人吃驚,個個納罕。
當日晚飯後,曾國藩又給道長沏了一壺茶出來,然後在對面落座。
道長忽然問一句:“曾大人,你如何不問貧道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曾國藩笑道:“道長過得是神仙的生活。食無定處,居無定所。道長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又能如何?”
道長撫了一把鬍鬚道:“曾大人,貧道料得不錯。你確是我們漢人中,數一數二的人物!——貧道就直說了吧。貧道是由廣西而來,走的是武昌,由水路來到湖南。”
曾國藩內心一動,急忙直了直身子,問了一句:“道長敢則是從長毛匪窩而來.?”
老道笑道:“官兵稱太平軍為長毛匪盜,太平軍卻稱官兵為清妖。其實在貧道眼裡,都差不多!”
曾國藩皺了皺眉頭道:“道長,您老人家來我曾家究竟要怎的?”
老道道:“曾大人,你不用多疑,貧道只是想結識於你。貧道來白楊坪,是要送一樁好買賣給大人做。這樁買賣貧道已權衡多時,原想送給林則徐林大人。不想那林大人命薄,未及走到廣西,已然駕鶴西歸。這個便宜勾當,只好由大人撿了。”
曾國藩搖搖頭道:“道長快不要打謎語了。道長究竟要晚輩怎的?”
老道壓低聲音道:“貧道在廣西雲遊,結識了燒窯的漢子叫楊秀清的。這楊秀清不僅燒得一手好窯,還是方園百里數得著的神漢。想來大人應該聽說過。”
曾國藩問:“道長適才講的神漢,是怎個光景?——可是湖南專會裝神弄鬼的跳腳婆?”
老道道:“好像都差不多。靠給人跳大神,充神充仙,詐些錢財來過活。貧道見那楊神漢乾的事情雖不太正路,但也是條頗講義氣的漢子,就多少傳了些武藝給他。後來貧道,又結識了一個叫洪秀全的人―――”
一聽洪秀全三個字,曾國藩臉色頓變,嚯地站起身,道:“道長口裡的洪秀全,可是那個做長毛首領的洪秀全?自封上帝的那個人?”
老道忽地伸手一拍曾國藩的肩。曾國藩頓,覺全身無力,重又一屈股坐下。
老道喝上一口茶,接著說起來。曾國藩此時想聽也得聽,不想聽也得聽。
曾國藩第一次對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有了個全面的認識。
洪秀全並不是廣西人,乃是廣東花縣人。原名仁坤,小名火秀。讀過幾本《四書》《五經》在肚裡,又會寫幾個字。起始,洪秀全是絕無造反的念頭,是一心一意想博得個功名封妻廕子。哪知道越想功名,功名卻離他越遠,下了十幾次場,竟連個秀才也沒得中。成了方圓百里,年紀最大、日子過得最苦的老童生。當時洪家為供秀全讀書,已窮到家徒四壁,婆姨靠給大戶人家洗洗刷刷掙個零用錢。秀全的母親已八十歲,又瞎得兩眼看不見個人。三個孩子更是整天光著屁股,一個布絲也穿不起。洪秀全見功名無望,又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總把自己當讀書人看,一絲苦力也不想出。婆姨說他幾句,他便把婆姨亂罵,有時還提著棒子打得婆姨滿街跑。這秀全倒也聰明,眼見讀書混不來飯吃,他便改弦易轍,另尋門路,認了同族的瞎爺為師。瞎爺是花縣最有名的算命先生,又會測字,還能給死人看塋地,混得很是不錯。
秀全自打跟了瞎爺,不久也能拿著《周易》給人說東道西。雖驢唇不對馬嘴,總因鄉間愚昧人多,終能騙得幾文錢,填補家用。
也是合該秀全走運,偏在這時,他結識了一個給教堂做飯的伙伕叫朱九的。朱九雖是伙伕,卻因入了教成了教民,官府就惹他不起。他也不甚買官府的賬,活得很是高人一等。
當時,普通百姓是很受官府欺壓的。地丁雜稅漫天收取,毫無道理可講,獨對教民不敢亂來。讓洪秀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地保帶著典史老爺來朱九家收一筆什麼雜稅。朱九不僅沒給,還抓住地保的衣領狠狠地抽了一巴掌。地保雖被打得一愣,卻沒敢言語半句。典史老爺也沒了往日的威風,抽身逃到了門外。此事後來竟然不了了之。
洪秀全看得眼熱,便拼命巴結朱九。朱九的婆姨有身孕害口想吃酸,秀全便到街上賒了一斤山楂給朱九。而他自家的婆姨和孩子,卻連個山楂核也沒得吃。這樣的交往了三個月,便向朱九提出,也想入教。
朱九先還替神父回絕,說已額滿。後見秀全死纏亂打,苦苦哀求,這才道:“想入教,沒有五兩銀子,教堂是斷難收的。”
秀全一聽有門路,就東借西借,總算借了四兩三錢,剩下的七錢是再也借不到了。朱九無奈,也只好把秀全領進了教堂,秀全的銀子則落進了他的腰包。洋人做事從來都是雷厲風行的。當天就準洪秀全入了教,給了幾卷《新舊約全書》讓他誦讀。洪秀全接書在手,賽似接過一個寶貝,又是磕頭又是下跪;神父卻早進裡屋用飯去了。把他一個人扔在了十字架前。
洪秀全當日回到家中,也不用飯,只管把書捧來讀。
說起來,這洪秀全也煞是奇怪,他原本是一讀書就頭疼的,偏對這《新舊約全書》越讀越上癮。
不久,洪秀全受《勸世良言》的啟發,約請了幾位窮漢,密謀計議發起成立了拜上帝會,搗毀了村塾的孔聖牌位。為了發展會黨,偕馮雲山等人往廣州和附近各縣以及廣西貴縣遊說。其間,洪秀全從《新舊約全書》中尋章摘句,湊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二文,廣為散播。提出天父上帝是唯一真神,人人應拜上帝。洪秀全則自稱上帝。許多洋神父都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上帝何時入了大清國籍。洪秀全見響應者寥寥無幾,會黨不眾,旋又演了一出起死回生的大戲,製造受上帝命誅妖的鬼話,大肆愚弄百姓。道光二十九年七月,仍同馮雲山返回紫荊山區,與神漢楊氏秀清、燒炭漢蕭氏朝貴、鄉紳韋昌輝、客家鄉紳石達開等結成異姓兄弟,籌劃起義,約次年通令團營。聲勢見大,於咸豐元年一月十一日,率會眾在桂平金田村正式掛旗,建號太平天國,洪則自稱天王。同年十二月,在永安封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於是變成了東、西、南、北、翼五王。顯然,洪秀全是想推翻大清皇帝,自己來當皇帝,好好享受一下榮華富貴,過幾天上等人的日子。其實,翻開史書,這樣的例子很多。歷朝歷代統治者的對立面,都是那些窮急了的人。窮急了的人最可怕。
後來,那洪秀全的人馬就越聚越多。洪秀全本人不僅不再為吃穿犯愁,而且很快竟然暴富起來。出廣西時,人馬已聚到十幾萬,手裡的銀子也堆成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