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陽城來了群不速之客(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到了冬天,小史終於結婚了。結婚的那天,除了他的雙方親戚以外,還有兩個教他理髮的師傅。再有就是小史的那幫“狐朋狗友”。
結婚的那天,小史西裝革履的。來到城河路6號,見到周圍的鄰居。又是發喜糖、又是敬菸。當然我也在其中,當我來到小史身邊,向他說些祝福語時,小史樂得“嘴都樂得合不龍了”。
趕忙發了支中華香菸給我。我道:“怎麼就一支?應該好事成雙。”
小史趕忙道:“對,今天一定要雙雙。”此時我看見已經“化了妝的轎車”裡,坐著“霞兒”。只見她內穿婚紗,外披著羽絨服。她的那張“餅子臉”上,掩飾不住勝利的喜悅。她為了能夠圈住小史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用盡了心機。也可以說,霞兒今天的勝利成果是她用智慧、心機努力得來的。
如果要說,霞兒論長相,幾個霞兒也比不了一個小金。但是要論心機和智慧,幾個小金卻又比不了霞兒。記得小史剛剛和小金分手的時候,那時小史的情緒進入了低谷。霞兒來到了他的身邊,她和小金性格正好是一正一反。小金以前跟著小史的時候,除了會花小史的錢以外,就是發嗲、撒嬌。
而霞兒則不同,她沒有花小史的錢,而且她還把自己的錢給小史用。此時的小史是情商最迷茫的時候,霞兒的這種溫柔體貼使他感到以前從來沒有過。所以他可能被霞兒感動了。小金雖然漂亮,可是除了會發嗲以外就是會花錢。還有小史的姊妹比較多,到了暑假或者寒假,小史的侄子、外甥等,都到小史這裡來玩。
可是小金不喜歡這些人來打亂她生活,因為她喜歡過兩人世界。每當這些親戚來時,她就立刻當眾拉下一張臭臉來,弄得小史夾著當中只好兩面逢源。
可霞兒則不同,每當小史的親戚來時,她都熱情接待、笑臉相迎。所以小史家的親戚都很喜歡霞兒,霞兒這麼做也給小史臉上爭光。時間一長小史的“夜貓子”毛病又犯了,整晚不著家,一天到晚的在外面“海混”。
霞兒沒有像小金那樣整天吵鬧、打架,而是跟著小史。無論小史走到哪兒她都跟著,就像甩不掉的尾巴。弄得小史想幹點什麼都絆手絆腳地。有一次小史想跟朋友出去玩,霞兒卻悄悄地來到他們的跟前,弄得這些朋友們都很尷尬。
這次小史火冒三丈,只見他對著霞兒吼道:“你一天到晚的跟著我是什麼意思?我又不是你的犯人,你跟著我到底想幹什麼?你累不累啊。”
霞兒沒有和小史吵,只是委屈的苦笑笑。弄得小史想和她大吵一架,卻又吵不上來——這叫有勁使不上,霞兒的這招棉裡針的功夫,讓你拿她沒轍。
弄得小史在場的一些朋友也很尷尬,只得勸小史趕快回去。沒辦法,只能跟著霞兒回去……
想到這裡,我再看看坐在轎車裡的霞兒。只見她衝著我們笑了笑,看著她那張餅子臉、還有塗了口紅嘴唇這一笑。使我想找幾句詞語來恭維她,可一時實在找不到像樣的詞語。
這時小史向大家招了招手,就轉進了轎車裡和霞兒坐一起,然後汽車帶著他們走向了婚禮的殿堂……
時間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悄悄地溜走,一晃,小史結婚都已經一個多月了。這個時候,快要放寒假了。濤濤的奶奶又來不及的要跑回去,這也難怪,因為馬上要過年了。本來想把濤濤一起帶回去,可是濤濤的“成績報告單”還沒有領取。
沒辦法,他奶奶只好先回去。臨走時,奶奶告訴濤濤:“過兩天等領了‘成績報告單’,要麼讓你爸爸送你回去,要麼讓你爺爺來接你。現在要我陪你等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家裡還有一大堆事沒做呢。”
自從奶奶走了之後,這兩日濤濤又成了“脫韁的野馬”。
這一天他來找我,只見他拿著彈弓對我說道:“小吳叔叔,我的彈弓壞了。你能幫我修修嗎?”
我道:“沒問題,小意思了。”於是我隨手找了把鉗子修了起來。這時濤濤靠在門口,一邊看我幫他修著彈弓,一邊隨口說了一串順口溜。只見他說道:“東門小學陽光燦爛,走進校門破破爛爛;一年級的土匪,二年級的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陪,四年級的帥哥一大堆。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是鴛鴦一對對。”
聽到這裡,我便與濤濤開玩笑的問道:“濤濤,什麼是鴛鴦一對對啊?”
這時濤濤接過被修好了的彈弓,有些不好意思的擦了下鼻涕,然後說道:“就是男人和女人結婚唄。”說著就撒腿往外跑了。天哪——!濤濤才屁點大,怎麼就懂得這麼多。我記得我小時候。別說是在小學裡了,就算念初中的時候好像對男女之事,腦子裡還沒這個概念。
剛過完了春節來上班,王亞明約我吃飯。不過這次不是小餐廳,而是選了家有情調餐館。我如約來到這家餐館。
本來想見到王亞明,想先損他兩句。(你小子是不是發了橫財了,還是當了局長了啊?就我們兩個人用得著到這裡來擺譜嗎。)可是當我見到他時卻沒好意思開口——因為王亞明身邊多了個女人。王亞明見到我趕忙招手示意讓我過去。他一見我說道:“吳建斌,你小子今天遲到了啊。害得我們都在等你,應該先罰你三杯。”然後向我介紹道:“這是我未婚妻,也是你未來的大嫂。”
這時我向他們打招呼道:“不好意思,讓未來的大嫂在等我,該罰、該罰。”
在席間大家慢慢開始熟悉了,也就不像剛才那麼拘束了。我問王亞明,準備什麼時候結婚。王亞明告訴我準備今年“十一黃金週”結婚,到時候還要請我幫忙。我當然是一口應允。在吃飯的閒聊當中,我知道了王亞明的未婚妻,是自己開了家修理電腦的店。
今年的春天很平靜,政治上好像沒有什麼波動,街道上的買賣商鋪依然是那麼熱鬧。不過陽城來了群“不速之客”,是一群“新疆的小孩子。”
這群孩子大的頂多十三四歲,小的也只有七八歲左右。期初這幫孩子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誰也沒想到原來這是一群“小偷”。他們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商場裡,都肆無忌憚的跟著別人屁股後面“偷”。
記得有一次,我在馬路上看到一個新疆孩子。跟著一輛電瓶車後面,只見這個新疆的小孩子兩手抓住那個騎電瓶車婦女的“挎包”。雖然是一路小跑,但是他的手卻很穩,抓住挎包的那隻手絲毫沒有晃動,所以那個騎車的婦女根本沒有察覺屁股後面竟人抓住她的包。那個小偷孩子伺機而動,一邊跑,一邊慢慢地開啟包的拉鍊,然後把裡面的手機偷走。而那個婦女自始至終都沒有發覺,在一路上很多人都已經看見了,卻沒有一個人肯喊一聲:“抓小偷!”都這麼視而不見。寧可在背後議論紛紛,這個社會怎麼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