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和外婆相繼故去對大家來說是非常悲痛的。尤其是母親,不管外婆還是外公他們的離去。她都格外傷心,而且都哭的昏死過去。

而在我的心裡總以為外婆外公能活兩百歲,他們的故去使我一時無法適應。也令我心理上的難以接受,至今還記得外婆那慈祥樣子……

記得外婆外公死後沒多久,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家終於蓋了樓房,告別了那個租了多年的小屋。

條件也慢慢好起來了,母親是個死要面子的人,剛蓋了房子債務還沒有還清,看見人家都有了家電,卻又開始購買家電。可是偏偏這個時候,我得了“肝炎”。對本來就已經是債務累累的父母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得“肝炎”是不小心被傳染的,那是個春夏的時期,天氣有點炎熱。記得那天下午學校開運動會,我也參加了。等第一場比賽剛剛結束我又累又渴,嗓子都快冒煙了,可我偏偏忘了帶水壺,向同學借。在場的同學無論是參加比賽的、還是在看比賽喊口號的,他們自己水也都是喝得底朝天了。

於是我只能到校外的茶攤上買茶喝,我實在是渴壞了,一口氣喝了個飽,卻忘了母親的告誡。因為春天的時候傳染病比較多,路邊哪些小攤上的東西不衛生,儘量不要吃。

等放學回到了家裡寫完了作業、吃過了晚飯,睡到了後半夜突然嘔吐不止。

當時以為是著涼了。可是第二天萎靡不振,一天都是昏昏沉沉,而且吃飯聞到油膩就要吐,根本就吃不下。就這樣連續幾天都是萎靡不振,厭食、思睡、嘔吐。這個時候家人和老師才發現不對,趕緊帶我去醫院檢查。

結果是:得了“甲肝”,這對我來說無非就是飛來橫禍。就這樣我一邊上學,一邊還要去醫院打針、掛水。父母也非常著急,每天不是母親就是父親,他們輪流請假帶我去醫院治療。

我的病也是,反反覆覆起色不大。

後來我舅舅打聽到了一位老中醫,能治我的病,於是舅舅抽空帶領著我們去。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天,父母和舅舅帶我來到鄉下一個診所。一進門,裡面排隊排著滿滿的。有的是用板車拖來的,也有的是擔架抬來的。大家都等著掛號,於是我們也只能跟著排隊等掛號。

聽舅舅說:“這位老中醫已經退休了,但是鄉衛生院還是叫他來坐診把關……”

舅舅真和我們談論著。此時醫生叫到我的名字,於是我們進去。我乍一看,眼前一位帶著戴著眼鏡白髮蒼蒼慈祥的老人。

於是母親讓我叫他“爺爺”,我喊過之後。

老人笑笑向我點頭道:“是‘肝炎’”。

母親道:“您老還沒有診斷怎麼就知道啊?”

老中藥道:“肝開竅於目’。這孩子眼睛發黃而且無神,嘴唇發暗,臉色也焦黃。是‘肝不藏血’,應該生病有幾個月了吧。”

母親激動地都快哭了道:“是、是、是,麻煩您老給看看。”於是老中藥幫我把了把脈,又問了些病情,看了看我的醫院病歷然後就開了藥方。說道:“現在炎症還沒有消。西醫的打針,掛水不可停,並且和我開的藥一起吃。這樣雙管齊下應該很快就可以控制病情了。”

就這樣我們聽了老中醫的話,回到家裡父母一邊幫我煎中藥,一邊帶我去醫院治療,就這樣大概一個月左右我的病基本好了。

我得“甲肝”時候真好剛初中,也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我的身體沒有得到良好成長,才導致後來我個子沒有長上去,在家裡我的個子還沒有媽媽高。那個年代家裡的經濟也不富裕,每天早晨父母都是稀飯拌鹹菜。

儘管這樣他們還是每天給我五毛錢的早飯錢,因為我剛剛大病初癒,又是發育長身體的時候。他們寧可苦自己,哪怕是再負債累累,也要把我照顧好,父母的無私的關愛!令我至今難忘。

可以說父母為了我是竭盡所能,因為我是他們的希望。他們把他們年輕的時候失去的夢想,全都寄託在我的身上。

他們的用心良苦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所以從小學到初中我成績都是在班上第七名左右。

父親經常對我 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爸爸我,不是沒考上大學而是那個時候真好是‘**時期’,全國都是很亂沒辦法上。不像你們現在趕上了好時候。有這樣的良好環境,一定要好好唸書天天向上。我和你媽媽文化不高,一輩子只能帶在這個小地方。”

父親畢竟是高中生,我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他輔導的,所以我的成績一直不落後。

記得在唸初中的時候有一次上面教育局,來我們鄉考核。測試我們鄉的教學質量如何?在那次模擬考試時,我卻考了全鄉第十九名。

在學校裡的同年級所以的學生當中,我既然脫穎而出,能排在全鄉幾百名學生當中的前二十名裡面。學校、老師都認為我是個好苗子,將來肯定是大學的料。

父母也以此為榮。!

尤其是母親,她一直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她年輕的時候本可以入黨、提幹可惜的是選擇了我們的這個家庭後,而放棄了這個“錦繡前程的大好機會”。她委屈、她埋怨有時會發牢騷。每當看到和她一起進廠的同事,而且各項條件還不如她也能夠入黨!或者當了幹部。此時此刻母親心裡充滿了妒忌和眼紅。

所以有時,父母吵架地時候。母親就會把心裡所以的鬱悶、委屈和牢騷一股腦兒的發洩出來。道:“我容易嗎,啊——為了你們吳家我可是望火坑裡跳啊。我放棄入黨和提幹,雖然現在已經不講什麼成分了,但是機會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卻放棄了我人生最輝煌地那個青春歲月。可你到好現在反過來跟我挑三揀四了。你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為我又做了多少?”母親一發起脾氣來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