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建斌生於70後, 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是一粒渺小不起眼的沙子。雖然我的一生很平凡沒有什麼精彩傳奇的故事,但經歷了跨時代的變遷,命運的幸福之神總是與我擦肩而過。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人不可能都成為上帝的寵兒,總會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要說憂愁的人恐怕就只有我了,我既不是權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因為父母都是沒有背景的普通工人我總是多愁善感,有些自卑,不像其他年輕人那樣有著朝氣蓬勃樣子;這和我從小家庭背景有關,。他們對我從小充滿了期望,希望我能出人頭地,考上名牌大學好光宗耀祖,可我偏偏不爭氣。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我現在自卑、壓抑?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母親,是個性十分要強、而且死要面子、不肯服輸,什麼事都不想落在別人後面。她年輕那會還是工廠裡的“先進標兵”;幹工作從不願落在男人後面,是個標準的女漢子。(因為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口號:女人能頂半邊天!)自從認識父親以後,母親才體現出少有“女人的溫柔一面。”

父親,是個有文化而且長得很帥氣的人,要不是因為家庭成分不好早就上大學(當時父親很有機會考上清華大學的,就是因為家庭背景所以被遮蔽了。)

高中畢業後父親分配到母親廠裡。廠裡的工友們背地裡開玩笑叫我父親像“小女人”,因為父親長得白白淨淨而且還斯斯文文。雖然有一米八的個子,卻又幹不了男工人的重活,因為父親是一直唸書從來沒幹過粗活。後來廠裡照顧父親,把父親安排到“準備車間”。

準備車間是為一線工人做後勤的,一般這裡的女工人比較多,在車間裡母親自然成了父親的師傅。因為母親是個“共青團員,又是預備黨員”,對這個“徒弟”非常照顧的。

在相處的一段日子後,母親發現這個“徒弟”不但有文化而且富有創作的靈感,就這樣他們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戀。不久他們相戀的訊息傳開了,整個廠裡“大跌眼鏡”。他們認為像母親那麼有政治前途的人,怎麼會選父親這樣成分不好的人。

廠裡的工人經常議論紛紛。工作閒餘時候,老張問大家:“你們知道嗎?賀珍蓮跟吳根寶搞物件了”。小李回答說:“不會吧?小賀是我們廠裡的‘先進標兵’,還到市裡去開過會呢。這麼有前途的人怎麼會和‘臭老九’家庭出生的人談物件呢?”

這時小王插嘴:“嗨!人家吳根寶長得一表人才,而且又有文化,要不是‘臭老九’家庭出生,哪個姑娘不喜歡啊,哪像我們大老粗一個,能討上老婆就算不錯了。”

要說最反對的就是外公、外婆了,他們認為女兒找這樣背景的人是往火炕裡跳,堅決反對,吵鬧沒用,最後只好攤牌,要麼跟我們斷絕來往,要麼和你那個物件散。

母親是個犟脾氣,認準的事誰也別想啦她回頭。就這樣母親一賭氣和家人斷絕了來往,堅持和父親結婚。他們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

這房子很小,是床連灶、灶靠著門。“灶”也就是放在桌上的煤油爐……後來聽說有了我、隨著時間地推移,外婆外公看在我的份上才慢慢開始接納了父母。親戚朋友們都說我是家裡的“小福星”。我的童年一半時間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因為沒有了爺爺奶奶,後來上學了才和父母在這個出租屋裡湊活著住,一直到父母蓋房子前我們一家基本是在這個房子裡度過的。

我記得小的時候外婆非常喜歡我,每次來我家都給我帶好吃的(那個時候所謂好吃的也不過是煮幾個雞蛋,摘幾個自家種的水果,或者炒一把花生什麼的……)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外婆和外公非常慈祥。外公也非常喜歡我,就是耕作時還不忘帶著我去玩。記得有一次外公去荷塘裡撈淤泥,把我放在淤泥船頭拿一根小竹竿繫上一個小蟲子讓我釣魚玩。而外婆呢,每次母親教訓我時外婆總是來護著我。記得有一次母親急了說:“媽,你可不能這樣護短,孩子從小不教育長大可就成廢物了。”

外婆道:“怎麼就成廢物了?噢!這樣往死裡打就成才了?你們姊妹幾個從小媽就沒捨得動過一下,現在都成廢物了啊,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你不心疼,我疼。”此時母親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打我記事起,在我的印象當中感覺和我最親近的人自然是外婆和外公。要不就是幾個舅舅家的表哥和表姐。

對父母反而覺得有些無所謂,反正在我小的時候,父母整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一個月難得有一天休息。當然只要一休息他們第一時間,就是去外婆家看望我。記得有一次,父母去外婆家看望我。那一次父母還帶著一網兜蘋果,到了外婆家自然是給我和幾個表哥表姐一人一個分了。記得父親有一把“摺疊式水果刀”,刀的造型很精緻。於是我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水果刀在幾個表哥表姐面前炫耀。其中一個表哥年齡比我稍微大一點,他看見我手裡拿著一把非常精緻的水果刀,於是他也想要,但是他又不敢到我手裡來搶。於是他哭鬧著向我外婆要,只見他喊道:“奶奶,我也要削蘋果,我想要建斌手裡的那把刀。”

外婆叫他不要鬧,於是就把我二舅的那把殺豬刀給他(我二舅是生產隊裡殺豬的屠夫)。只見我的那位表哥哭鬧著更加厲害了,隨手把那把殺豬刀扔在地上,然後抓住外婆的手,要她來拿我手裡的那把水果刀。

外婆只是一個勁安慰,不管我那個表哥怎麼哭鬧,外婆始終沒有過來要求我把刀暫時讓給表哥玩玩。此時的我更加得意了,看著那位表哥哭鬧著鼻涕流淌著滿臉,而我更加耀武揚威……

還記得大舅舅家的兒子和我最好。以前在外婆家時,大表哥只要一放學回來先陪我玩一會然後再去寫作業、幹家務。只要放假了他便會揹著我到處玩,不是爬到樹上抓“知了”給我玩、就是教我滾鐵環。

記得有一次表哥為了幫我抓知了,從樹上摔了下來,不小心把腿給崴了。儘管這樣,表哥還是揹著我跑了回家。

後來我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父母準備接我到鎮上去上學了。外婆不同意,她認為父母整天上班、加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我。在外婆認為我就在鄉下上幼兒園,等到念小學再回鎮上念。母親堅決不同意,在她認為鎮上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都要比鄉下好。

所以我到了五歲左右被父母接到身邊上學了。外婆心裡總是放心不下,於是每個星期都要來看看我……

(呵呵……各位看官,瞧我羅裡吧嗦說了一大堆過去童年的廢話,好像有點摸不著邊際。其實在那個時候才是我人生最美好的記憶,所以大家耐心的看我再囉嗦兩句童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