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世家齊聚》(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
當靜謐的星空漸漸透出藍寶石般的瑰麗,那裊裊炊煙儼然成了分割黑夜與黎明界線。今天是大年初一,燻紅天際的朝霞雖然因為太陽的偷懶導致姍姍來遲,但終究沒有翹班。不管怎麼樣能在新年頭一天就盼來一個晴朗的天氣總歸會令人們感到高興。
清晨的氣溫正值低迷,寒風亦沒有考慮節日的緣故而選擇網開一面,依舊照著自己的脾氣肆無忌憚地颳著。不過就憑這些想要冷卻百姓的熱情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金雞報曉,在城內某戶人家開啟新年的第一扇大門後,這開門聲便是如漣漪般盪漾開來將周圍十幾戶人家喚醒,同樣的這十幾戶人家又喚醒了他們周圍上百戶人家……這般,僅僅一刻鐘的光景,冰雪城裡成千上萬扇門窗盡數開啟。那囚禁了整整一夜的喜慶美滿完完全全地釋放出來。
憑藉著這種速度,之前還冷冷清清的大街小巷很快湧現出一大批行人,那番人聲鼎沸的場面溢於言表。
若於高處鳥瞰過川流不息的行人,隱約你會發現他們分成了三類並奔著各自的方向。
這三類人從衣著上看即可輕易分辨。其一,達官貴人,打扮光鮮;其二,平民百姓,乾淨整潔;其三,災民乞丐,衣衫襤褸。
按照他們行走的路線再結合各自身份,其目的地自然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平民百姓可去的無非就是祠堂,對於他們而言,祭拜祖先祈求太平已經成了生活習慣,尤其是在這麼重要的日子裡,唯有透過祠堂寄託信仰才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而那些達官貴人,除去少數絕大多數腦子裡裝的便是如何攀權附勢。每年大年初一城主府世家齊聚,一些平日裡不得多見的家主亦是親臨。這種機會他們豈會放過?!雖說送禮也成必然,但要是如願結交了某位大人物,那回報將遠超付出!
至於災民乞丐,這倒是個變數。今兒天還沒亮冰雪城佈告欄上就貼出了一張允許所有乞丐到城主府糧倉領糧的通告。當某些乞丐發現後短短半個時辰全城的乞丐皆是知曉且動身遷往糧倉,遂造成了今日之變。
眼下,城內四通八達的道路馬不停蹄地運轉著,密密麻麻的行人不斷被送別被接待。放眼望去那一條條通向祠堂和城主府的主道上車水馬龍,好不壯觀!照這陣仗不難想象,到時的兩地該是何等的人山人海。
冰雪大道
此時若要評選出最暢通的街道,那一定非它莫屬!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盡頭便是冰雪城的巨擎,城主府!其獨一無二的身份,賦予了它區別於其他街道的權力。這一點從入口處的門樓就能彰顯出來。
冰雪門!
在此這三個字等同於威嚴!門樓之上,百餘名侍衛凜然挺立,一面面刺著“寒”字的黑旗烈烈作響。兩側延伸開的牆體厚重高大仿似巨龍的軀幹守護著裡面的一切。也正如此,這整塊區域被冠上了“城中城”的美名。
如果你覺得它只是徒有虛表,那麼接下來城內的景象將會告訴你什麼叫名副其實。
穿過冰雪門,柔和的陽光灑在冰雪大道上,它的暢通不單歸功於它的盡頭,更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尺寸”。長九里,寬九丈。沿道兩旁商鋪林立,即便今日都未開張但也有足夠的理由令人們聯想到它們平日裡的火爆。在所有商鋪中大部分是屬於寒、韓、肖、王四府的產業,小部分的則被城內其他世家瓜分。事是如斯可任誰也不會小覷這一小部分。不說別的光是這兒的租金那都是天文數字,它抽取的可是各家商鋪一年利潤的十分之二,因此能在“城中城”開設店鋪,其身份在冰雪城裡必定排得上號,更有些人物那是連城主府也想拉攏的存在!
跟著風聲的流轉貫入九里長街,後退的景流連腦海,令人不禁回想起它的差異與相同。而習慣的驅使,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些形形色色的招牌,有方有圓,有橫有豎…可唯獨“冰雪”二字幾乎出現在每一塊招牌上。
這並非硬性要求,起初確是某些人為了填食虛榮所帶來的飢餓感,後來效仿的人多了反倒成為了體現冰雪城財力富強的象徵,其作用既鞏固了冰雪城在北冰域的地位又是對域內一概城池的震懾。
……
大道盡頭,恢宏雄偉的城主府赫然在目,平整的階梯上一道長足一里的紅色軟毯朝著上方敞開的卯金大門內鋪展。踩著軟毯踏上高臺,入眼便是一對威風凜凜的石雕狴犴(bian於府邸前仰首矗立,轉身俯瞰,整條冰雪大道亦是盡收眼底。此時,賓客未至,不過府內的籌備工作早已就緒。門裡門外所有人員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完善著手頭的工作。
“冰雪錢莊!金正財!禮注靈石九十九塊,聚靈石三顆!”
呼聲傳開,一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雙手負背跨過門檻。他的來臨終是扣響了府上的第一聲門鈴。
北冰域內,十北冰幣兌一北冰珠,十珠兌一北冰佩,一塊注靈石則需百佩才能換得。像他這種早已觸及利益頂層的人,尋常百姓所用的錢物自是拿不上臺面,唯有更珍貴的礦藏才算得上硬通貨。所謂注靈石,它可是修煉者的必備之物,有了它修煉速度將快上數倍不止。如此神效也直接導致了整個北冰域內全部的注靈礦藏不屬於任何城池,獲取它的唯一途徑就是每屆百城大比。
注靈石尚且這般而聚靈石則尤有過之,它可以說是注靈石的母親,是它汲天地之力日月精華不斷改造周圍,方乃孕育出注靈礦藏,所以歷來注靈礦藏內部都含有聚靈礦。若是名煉兵士佩戴著一個由聚靈石打造的物件,那對他來說每時每刻都相當於在修煉。
“喲,金莊主,您來的真早啊!”聽聞提醒,府內一紅衣老人急忙趨步迎接。
男子頷首相迎道“離得近,自然早到。寒總管,過年好!過年好!許久不見您老是愈發精神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