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類就沒那麼複雜,招標結果是三友公司的價格優勢很明顯,疤臉直接給了60%的供貨量。

就是一年一千二百萬,剩下的40%,透過再次議標,分給了另外的兩家現有供貨商。

對於供貨商管理部張部長提出的意見,疤臉沒有直接理會,他知道,這種事自會有人來幫助他處理的。

張部長反映給了董事長,董事長也讓他尊重供應鏈副總的意見,也就是力挺疤臉。畢竟是給公司省了不少的費用,檔案規定哪有真金白銀有吸引力呢。

怎麼說也是才工作不到一個月,在這一個專案上,就能給公司省五六百萬呢。

最後疤臉讓張部長牽頭,修改體系檔案,將供貨商按照不同等級區分開,對一些簡單輔助性的材料供貨商,不再要求那麼嚴格。

最終張部長也是很不情願的接受,但是直至疤臉辭職,也沒開始啟動這項工作,說是工作太忙,做不過來。

但疤臉隨後提出的人事方面的調整,基本上都被否決了,主要是裡面有將張善政部長從供貨商管理部調到採購部任部長,李景春接替張善政管理供應商管理部。

倉儲物流部取消部長設定,直接將三個倉庫變成三個課,原來的三個庫頭任課長。

這樣疤臉就直接管理這三個課了,他的主要目的是,更直接的瞭解倉儲物流這一塊的業務,因為以前完全沒有管過這些工作,想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一些新的東西。

人生,在熟悉的賽道奔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可能只不過是精神麻痺而已。只有跳出了舒適區,尋找新的賽道,把自己逼得沒有退路,或許才有階層躍升的希望。

疤臉就是想,藉此機會學到更多有用的經驗,既然有機會就一定要讓自己有所收穫。

在疤臉看來,再差的企業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不人家能從一個村辦小作坊,十幾年就成長為一個上市公司。

但是在董事長看來,他是在集權,是心浮氣躁的表現,所以暗中開始對疤臉不滿。

疤臉當然也逐漸感覺到了,他的每項工作都推進的比較艱難,有的根本就不被認可,完全就是董事長不給力。

所以在幹了三個月,也就是九月中旬。看三友在這邊的業務走向正軌,暫時還沒人難為的情況下,供貨量也開始穩步增長,就果斷提出辭職。

在這裡雖然沒有太大收穫,但是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管理方面的經驗,讓疤臉變得更加成熟。

同時也讓他看清了,民營企業與外企之間的巨大差距,這是短期內無法趕上來的。

外企真正的是以人為本,員工工作雖然加班也多,但是都有加班費,也控制加班時間,實在不行,就招人緩減你的壓力。

但是這些民營企業,都是義務加班,而且凡是減少工作量的提案,在老闆看來都是沒有的,心思沒用到正地方。

我給他工資了,他就得給我將事情做好,至於加班做還是拿回家做,那是他的事。

工作安排是否合理,那是各級領導的事,下屬做不完了,你領導就應該幫助下屬去完成,要不讓你領導什麼。

在供貨商管理方面,外企都是強調與供貨商共同成長,允許供貨商有合理的利潤,並透過合理的手段,來刺激供貨商不斷降低成本。

但是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就是不擇手段的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壓縮供貨商的利潤空間。

明顯的違規和偷工減料,或者二次料超過標準很多,這些只要不是馬上被自己的客戶知道,就不做理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旦被客戶發現了,就將責任推到供貨商身上,被索賠那就採取特殊手段去打點,打點不了的大問題,那就不管了。

你願意起訴,就起訴吧,大不了我不幹了,或者我倒閉。一般是不會走到那一步的,在特別重要的部件上,對待起來還是比較認真的,要不企業也做不大。

疤臉在鵬宇那裡工作三個月,其實還是做出了很大成績的,只是有很多的做法,很快就被後來的人又給改了回來。

總經理徐亞洲在疤臉辭職半年後,也實在忍無可忍,最終辭職了。他們都屬於在外企待過的人,對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還是不能適應。

後來徐亞洲跳到了一家美資的汽車配件廠當副總經理,還給疤臉打電話,讓他過去那邊做採購總監。

但是,疤臉對於汽車行業不感興趣,去過兩家都是,經常開會到九、十點鐘,聽說其他家也差不多。

倒不是疤臉不願意吃苦,只是感覺為了工作,而沒有了正常的生活,那就失去了賺錢的意義。畢竟自己目前屬於最受歡迎的年齡段,現在的選擇權在自己。

拴兄辦事效率也很高,七月份就將網店開起來了,但是很快發現,網上賣東西不是她想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