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山蒲換廠家的手續比較多,如果不是緊急情況,一般的部材部品,廠家切換需要半年左右。
電子部品需要的實驗很多,一整套可靠性試驗做下來最少是半年,一年能引進就算是很快的了,大多數需要兩年的時間。
有一家成都做水晶振子的廠家,從山蒲濱城工廠一投產就開始接觸,一直到現在,現在已經快六年了,都還看不著希望。
有各部門故意為難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實驗專案太多,需要的驗證時間太長。
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負責推進這個事情的主要責任人,也就是採購擔當的個人能力有問題。
他在選品時不太會選,再就是與日本各相關部門的溝通上存在障礙。
因為電子部品的實驗,除了實裝上機實驗,是在工廠做之外,其他關於電子部品的實驗都是在日本做,這也是疤臉需要幾個會日語的部下的最主要原因。
開發購買的工作正式開展後,疤臉很快的就列出了一些新的課題,給每個擔當分配下去。
當然了螺釘、PE袋,這些新廠家開發,也都分配到了各自擔當的手中。
對於主動找上門來的那些新供貨商,一般都是大森、疤臉和相對應的擔當一起接待。
但是,逐漸的大家感覺到疤臉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和非常強勢的做事手段,在他手下做事很不輕鬆。
但是如有問題,他都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快速解決,從不拖延和推脫責任,下面的擔當也很喜歡這樣的領導。
這也正是水野和鈴木最喜歡的方法,他們一直在關注著疤臉的一舉一動,因為這個職位太敏感了,就連日本人也一樣受不住這裡面巨大的誘惑。
對於紙箱、塑膠袋、說明書、螺釘等這類競爭激烈,可供選擇的廠家比較多,技術含量又很低的東西。
版費、模具費都可忽略不計的,疤臉將原來在鵬宇用過的招標方式引入了山蒲。但是遭到的抵制是很強烈的,技術、品保都不同意,生產部也認為不可行。
因為在日資企業裡,同一個產品上用的同一個部品,如果不同的廠家供貨,需要建立不同的部品號。
這樣就需要建立多個BOM來對應,加大了技術和品質部門的工作量,而且也增加了生產部門產品追溯的難度。
這些問題,疤臉早就想到了,他說我們只是今年進行一次招標,確定的是這一年度有哪些廠家有資格參與新品報價。
這種方法只是短期的,經過兩到三年的競爭,淘汰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廠家。前兩年就是從中選擇基準值最優供貨商,以後還是要恢復到目前這種方法的。
並不是要頻繁的切換廠家,第一次動作可能會很大,但是效果也會很好,以後就沒有這麼複雜了。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本來相對透明的產品價格,現在變得很不透明,留下的灰色地帶太多。
另一個問題就是,按照體系檔案的要求,必須先成為合格供貨商後,才能有供貨資格。
其他部門認為,即使要招標也只能在合格供貨商裡找,但是疤臉堅持,等招標結果出來後再評價工廠。
在前期與各部門開會討論這些事時,基本上是疤臉自己面對各部門的部長和副部長。
他發現,技術部的中村和品質部的渡邊部長,都屬於那種唯唯諾諾的人,你一強硬,他馬上就不說話了。
但是楊部長和湯部長,這兩個副部長很圓滑,說話雲山霧罩,讓你很難下手。
最後他分析了一下,自己要動的這幾類部品,螺釘現在供貨商都是日本企業,應該問題不大。
包裝箱五個供貨商,有三個日企,帶印刷的,水野已經告訴他不適合招標,因為有很多都是六色印刷,對企業的技術和品質管理能力要求比較高,不能單純看價格。
說明書、保證卡、插頁之類的印刷品三個供貨商,兩家日企,估計也沒問題。
塑膠袋類,六家全部是本地企業,而且疤臉認為,採購額過於分散,需要至少砍掉兩家,這個估計是問題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