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始皇帝在帝陵(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是秦始皇,其實我並沒有死,我在西安有100噸黃金,我現在需要2000元大秦幣解凍我在西安的黃金,你微信,支付寶轉給我都可以。賬號就是我的手機號碼!轉過來後,我明天直接帶部隊復活,讓你統領三軍!”
“.....”
看著手機上的簡訊,楊子墨頓時哭笑不得。
果然騙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團體。
至於為什麼短訊息來到他的手機上,是因為他想感受一下大秦現代的生活。
從他第一次穿越到秦朝,然後一直活到現在。他已經很久沒有感受現代生活了,再一次回到這樣的場景,他充滿了感慨。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順手買了一個手機,沒想到收到第一個訊息竟然是這個。
不過這件事也提醒了他,隨即他開啟文明助手。
熟練的找到資料庫,果然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低溫休眠技術!!”
“沒錯,就是你了!”
大秦之前用的人體冷凍技術主要是指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冷凍到極低的溫度,讓細胞停止活動,無限延長人類的生命週期。
細胞在低溫下可以長期儲存的機制在於低溫下細胞的新陳代謝急速減慢。溫度越低,新陳代謝就越慢,儲存的時間也就隨之變長。
比如,血液中最多的紅細胞如果在零下65攝氏度中儲存,儲存時間就能長達十年。當然,假使不考慮更低溫度下造成的細胞損傷,紅細胞的儲存時間應該能更長。
以大秦之前的技術來看,帝國還不能做到低溫休眠並將其喚醒。低溫儲存過程本身也會殺傷細胞及損害組織,這些風險包括化學性損傷,也包括物理性損傷。
造成化學性損傷的主要元兇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氧氣。
氧氣是生命的基礎,我們的生命基本上是一部氧化與還原的迴圈機器,氧化作用轉變成我們可以利用的能量並消耗它,這個過程無疑會意外地產生許多自由基。
尤其在身體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會生成大量更加活潑的活性氧自由基。在常溫狀態下,人體內本身就具有清除多餘自由基的能力。
但隨著溫度的降低,雖然自由基產生的速度也隨之下降,但因酶類物質的催化防禦才擁有的對抗能力,會隨著酶的活性劇烈下降,也會急劇降低,原有的化學平衡被打破,損害的速度遠超修復的速度。
其次就是物理性損傷。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而體液就佔我們人體體重的六成左右,大腦甚至佔了近九成的比例。
所以物理性損傷主要是指我們的體液在極低溫下必然結冰,而結冰後產生的冰晶也會像刺蝟一樣從裡到外扎破細胞。所以要實現低溫休眠的話,最繞不過的就是要對每一個細胞進行低溫處理。
在實際應用中,低溫冷凍的第一步就是要對細胞新增低溫保護劑,然後才能進行安全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溫度不夠低就肯定無法達到休眠的需求,但是零下15到零下60攝氏度的低溫過程對於細胞來講是致命的。降溫速率一旦過高或過低,稍不注意便可對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不過,相比給不同細胞實施精準降溫,更難的是給細胞復溫。倘若不能從休眠中醒來,那休眠的意義何在?如何安全地給細胞復溫,是低溫休眠技術最為關鍵之處。
其結果首先取決於前面降溫過程是否導致細胞內結冰。但是即便緩慢降溫過程中沒有結冰,不同細胞的復溫條件也各不相同。
而且,甦醒過後的機體是否會受到負面影響也是一個大的問題,當人體肌肉長期缺乏鍛鍊時,其勢必會出現廢用性肌萎縮。相信有過體驗的人應該都知道,躺在床上十天半個月不動的感受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