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韓夜一行人乘著鐵雕飛往西方崑崙山。

崑崙山是神仙的發源地之一,上古時期,相傳有眾多神鳥仙獸在此居住棲息,修仙之士也排在仙界之首,後來各地的道家仙派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遍佈神州各地,佛教文化也慢慢在人間傳開,而崑崙山的仙派大多與世無爭、一心修道,由於這些諸多原因,大約在隋唐之後,崑崙山的神話便逐漸被人們淡忘。

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萬丈高空中俯看延綿不絕的崑崙山脈,眾人頓覺這片山地的威武雄壯,高山之間、仙雲繚繞,一派神聖巍峨之景;峻嶺層層、延伸向北,一幅橫跨江山之畫。

由於此處靈氣也是極為強盛,很多有名的仙派也大都居於懸峰之上,以崑崙、瓊華、懸圃、閬風、天墉、紫翠、玉英、碧玉八派為首。

其中,佔地方圓三十里的崑崙一派最為壯觀,萬千樓臺殿閣蓋於懸峰處,正中央的崑崙宮鬼斧神工、堪稱建築中的輝煌之作,那聖殿在霞光之下熠熠閃出聖光,令人歎為觀止。

崑崙派素奉元始天尊為教祖神靈,門中徒眾上萬,雖說沒有蜀山弟子那麼精要,但也是各懷本事,佔地千畝的承天台上有無數弟子在那裡煉氣習武,崑崙八派以此派為首,博大精深的人間武學和修仙方式使其足以立於崑崙之巔。

韓玉見到這些仙山聖派的模樣,不免嘆道:“小玉真是井底之蛙,若不是跟著哥哥姐姐們出來遊歷,又怎知其他仙派竟也如此雄奇。”

魔劍薛燕笑道:“所以說呆瓜妹還要多出來玩玩,等我們找到了小夢夢,再一起到處瞎逛,本姑娘來帶路就行了。”

“哼,我就是擔心你帶路,你又不認路的。”韓夜說著,立在雕背上、立在風中,喝著醉仙飲,道:“懸圃山,你到底在何方?夢還在神界等著我呢。”

眾人乘著鐵雕,沿著崇山峻嶺一直向北,繞過氣勢磅礴的崑崙派,又見一派,此派名曰“瓊華”,它坐落於高峰之上,下方是幻境交錯的太一仙徑,瓊華派奉九天玄女為尊,素以奇門五行裡的金術為修仙之道,也善水火之術。

常年修煉金術的得道者,渾體可以發出一種微微金光,讓人頓生神聖之感,但金術是五行中最難修煉的一門,且實戰之中作用並不比水火奇術強,所以,渴望強大力量的弟子將九天玄女傳授的金光之術荒廢,他們開始醉心於水火奇術,漸漸分為正統金宗和新派水火宗。

曾有一度時間,水火宗弟子的數目大大多於金宗,門徒中有逆天者,吸取其餘妖界的靈氣,妄想憑此飛昇成仙,惹得天怒人怨,最終九天玄女親下凡間、施以懲戒。自那以後,瓊華派中的水火宗收斂了不少,金宗漸漸有了抬頭之勢,兩個宗派並存牽制,使瓊華重歸仙界正道。

若論起險峻,閬風巔算是八派裡最為險峻的地方,閬風一派坐落於其上,終年為狂風所吹襲,險峰山巔每當風起便隱隱搖晃,沒有多少膽量的人怕是無法在此久居。當然,既然稱為閬風一派,門中眾多弟子也多是以修煉風術為主,他們大多數都識得御風奇術,否則在這搖搖欲墜的險峰上恐怕是難以立身了,這也正是閬風派矗位列崑崙八派的一個重要原因。

論及恢弘廣闊,當屬天墉城最為宏大,天墉一派落於一處佔地極廣的平頂懸山之上,比起蜀山的面積更廣了一倍有餘,此地為天下清氣聚合之處,派中弟子以修研土靈術居多,除了劍術了得,在道法上尤善解封之法,崑崙八派中無出其右,天墉城裡也曾有過一些驚心動魄的大事,但這已屬外話。

九天之上的赤天,有個專以煉製金丹的丹房,喚作“紫翠丹房”,而人間崑崙仙境裡也有一個紫翠山與之相對應,早晨之時,紫翠山朝霞滿天、一片翠綠,黃昏之時,紫翠山晚霞連連、一片暮紫,紫翠一派正因此而得名。紫翠派的紫翠聖火分為兩類,一類名曰“紫火”,可以燒盡一切汙穢,一類名曰“翠火”,可以提煉一切精華,這便是紫翠一派主修的功夫,稱為“紫翠神功”,正因為神功的特異性,紫翠一派素來是崑崙八派裡最善於研製仙丹的門派。

玉英宮是崑崙八派裡俠氣最為旺盛的地方,其四周常年有云霞和暖氣縈繞,懸峰之上常能見到五彩的虹光和蜿蜒的玉河,頗為美妙。所謂鍾靈毓秀,玉英弟子在此生長,多是男的英俊、女的秀美,門派裡傳襲最多的就是雷術,門人也素愛用雷術懲惡揚善,這樣的作風有些頗似武林門派,在與世隔絕的崑崙仙派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正因為它的這個特點,足以躋身崑崙八派之列。

再說碧玉堂,它是崑崙八派裡最為小巧玲瓏的門派,一座不大的峰巒懸於蒼穹之下,峰巒多以碧玉構成,陽光一照,綠光閃耀,十分唯美。而令人覺得驚奇的是,碧玉堂裡的弟子幾乎清一色都是女性,鮮有男性來此修道,如果碧玉堂知道江湖裡有個碧水宮,或者碧水宮知道仙派裡有個碧玉堂,不知這仙武兩派會否合成一團?其實,這兩家在很多年前就是一家,無論是碧玉堂的“碧”,還是碧水宮的“碧”,它們都來源於女神水碧的“碧”字。

看過崑崙仙境裡眾多形色各異的仙派,韓家兄妹和薛燕都感觸良多,正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崑崙道里的四時氣候,春有春波流水、百花爭豔;夏有沙漠之地、綠樹蔥蘢;秋有秋風百里、寒霜楓葉;冬有冰河凍地、山崖飛雪。五彩繽紛的湖泊,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仙霧繚繞,聖光萬丈,這就是漸漸被人們遺忘的隔世仙境——崑崙山。

鐵雕載著眾人飛行,終於在崑崙道里尋到懸圃山的所在,屈原的《離騷》曾有云:“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懸圃山素來是崑崙山脈裡頗為神秘的一處地方,懸圃,顧名思義,懸在空中的花園,人們不記得有多久沒來過這裡,只有修仙之士到此修煉,且一去不復返,關於它的傳說,也就大抵沒什麼詳盡的釋義了。

其實,懸圃山是傳說中天帝的空中花園,懸圃一派的弟子比較貼近大自然,他們修煉的仙術是五行之中的木系仙術,即提煉所有花草樹木之中的靈氣為他們所用,當然,他們也能掌控植物、使其幫助攻擊來犯的敵人。

整個懸圃山佔地約有三千餘畝,在藍天之下,好似一位神秘莫測的大地之母,山上開滿了鮮豔的花草正是這位母親的霓裳,周圍縈繞著無數飄渺的仙雲正是這位母親的素帶,山上如鏡的彩湖是她絕美的容顏,山體凹凸的形狀是她窈窕的身姿。它沒有崑崙派那樣的雄偉、沒有瓊華派那樣的熠熠奪目、沒有閬風巔那樣的險峻、也沒有天墉城那樣廣闊,樸素中帶著豔麗、巍峨中帶著溫和,這就是天帝的花園——懸圃山!

“主人,懸圃山到了。”鐵雕對背上的韓夜道。

韓夜細看那仙霧繚繞的空中花園,其上的建築大多為草木所包圍,足見此派極為貼近自然,主張天人合一,他嘆道:“這裡便是懸圃山了啊,果然一派園圃之景,妹妹、燕兒,我們下去看個究竟吧。”

“好啊。”魔劍薛燕說著,隨著韓家兄妹一同下到懸圃山上,懸圃山有張巨大的門,上面雕有奇形異狀的花朵,謂之曰“望仙門”,世人皆曰,“上到涼風山,仙雲繞其身,上到懸圃頂,飛昇可成神”,卻不知這僅僅只是個傳說,凡人不加修煉,哪能一步登天?

韓夜等人正要落到懸圃山之上,忽聽空中一聲尖銳的鳥叫,眾人轉頭一看,卻是一個身長五丈的鳥狀仙獸來此,此仙獸有著馬的身體、人的面龐、虎的紋路、鳥的羽翼。

韓玉曾於經樓中觀看仙派奇書,也識得此獸,她衝身邊的哥哥道:“哥哥,這是懸圃山護山仙獸,喚作英招①,經書上說它喜歡周遊四海、疏於職守,因此天帝不看重它,命它看守花園,因而英招便成了懸圃一派的護山仙獸。”

韓夜見那英招於空中扇動翅膀,銳利的眼睛裡冒著綠光,衝著這邊低聲嘶鳴,便問韓玉道:“小玉,它是不是對我們抱有敵意?”

韓玉沒說話,薛燕卻沒好氣地道:“你問的不是廢話嗎?看它那張牙舞爪的樣子,難道它是在對你說‘主人,歡迎來到懸圃山’麼?”因為學的是鐵雕的語氣,鐵雕咳嗽了兩聲,示意薛燕說的話跟自己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