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五年交割單
章節報錯
“突破了四百萬!”
“什麼,你居然還敢場外融資加槓桿?”
顧雨的話把唐依秋嚇了一大跳,“你才高一,怎麼知道可以加槓桿融資炒股的?”
“之前不是跟你提前過,我以前空了經常去南大路大梁街那裡的南山茶社混,從他們那邊幾個大佬那裡學來的……”
“傢伙,這次可能是你運氣好,如果你繼續這樣亂來的話,早晚會連老本都輸光的。聽姐我一句勸,回去以後立即把這四百萬現金提出來,把你的那個股票賬戶給銷了!”
“呵呵,姐,我偏不。這次回去以後,我已經年滿十八,我還要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把一部分資金分流過去。以後兩個賬戶分開持股就不會太明顯了……”
“笨蛋,你不聽我勸的話,早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你再聰明,玩得過市場主力專業的操盤手嗎?他們是一個專業的團隊……”
顧雨笑道:“姐,股票,再玩兩年,等到我高考時候就暫時不玩了。”
唐依秋無奈地搖搖頭:“怪不得我師傅說這個市場上的韭菜是割不完的……”
“姐,你的師傅是哪一位高人啊?”顧雨好奇道。
“說起我的這位師傅,曾經在上海灘業內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風雲人物,後來因為一個重大的事件擔責而隱退,退出這個江湖。然後我們董事長有緣得到高人指點就就把請了過來給我們公司當顧問。也是機緣巧合,那年剛剛畢業的我被公司安排成為他的助理,跟師傅他學炒股……”
“哦,那你的師傅是怎麼教你的呀?”顧雨更加好奇起來。
“我這位師傅是個怪人,他不喜歡住城裡,喜歡住在郊區風景秀麗的一個小院子。師傅帶我進門,開始時候並沒教我什麼東西,而是讓我有空多去我們當地一些營業部轉悠,和大戶、中戶和散戶們吹牛……”
“他讓公司給了我一個20萬資金的自營賬戶,為期半年,說隨便我怎麼操作,但需要每天把自己的想法和為什麼買賣,因為什麼買賣,哪怕受到什麼人干擾,都如實記錄下來。他似乎並不著急看這些東西,只要我這麼堅持做半年。”
“當時我感覺很奇怪,這算什麼破事?但突然有了一筆20萬鉅款,讓我獨立操盤,我還是很興奮的,畢竟我是讀金融專業的,能夠獨立實操機會難得。半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酸甜苦辣自己知道。最後的成績是虧損30%……”
“哈哈,姐你居然也有虧損30%的時候!”顧雨大笑起來。
唐依秋繼續道,“這時候,有一天,我去那個小院找師傅彙報我的半年自營操盤成績。師傅才叫我拿出我那本操作日記,他讓我先去外面的池塘釣魚,而他在屋子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我的日記。直到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照進水庫的時候,師傅出來了。”
“當時,我正對著夕陽下的水面發呆,師傅走到我身邊,並沒有提日記的事情,指著水面說:看,水面像什麼?我說:像血。師傅定定的看著我,說,你沒有發現一片金色,那麼壯觀?”
“後來師傅告訴我,我的性格必須有所改變,要學會在悲觀中主動樂觀,在樂觀中發現悲觀。他後來又指著遠處的一片玫瑰花園,說:你覺得,那裡是每叢刺上都有花呢,還是每叢花上都有刺?”
“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師父半年前說要把我的日記當作給我的教材,之後當他開始真正教我的時候,我才慢慢明白,股市是一個人性集合的場所,來這裡,最重要的兩種心態就是“貪”和“怕”。所有的盈利和風險控制,都源於這兩點;所有的虧損,也源於這兩點。後來有了點成績後,再回頭看了我的操作日記,才發現,完全是一本散戶的血淚操作史,很多人性的弱點,在裡面都有非常充分的反映……”
“姐,你這位師傅可真特別的。那他還教了你什麼嗎?”
“他教了我很多。例如,什麼叫大盤?”
顧雨回答道:“不就是大盤指數嗎?”
唐依秋笑了:“師傅說他眼裡的“大盤”,是盤面的真實,是“可與否操作的環境”。其中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每天的漲跌比例。有時候,指數漲很多,但跌的個股卻遠多於上漲的,有時候又是反過來,當然有時候也是和市場“指數”完全重合的。師傅告訴我:這才是真正的“大盤”。”
“然後,他開始教我如何將一些股票歸類,自己做N個指數,然後再和普通人看的市場指數例如上證指數做一個對比。慢慢地,我體會到了其中的妙處。例如有時候自編的指數跌幅漲幅會遠超市場指數,有時候又反過來。多種自編指數和市場指數一段時間平行,一段時間剪刀,甚至一段時間還會完全反向,這才是正是反映實際環境的直觀圖……”
“師傅教完這一課後,告訴我:這只是散戶戰法的第一課。以後你要做操盤手,需要學的並不是這些。沒有一直和市場‘指數’反向的大板塊,只有極少數個股會因為盤手的個人意志而改變,但不代表整體。市場指數依然永遠都是真實的旗幟。只是,需要看懂這面旗幟的真實舞動方向,如何利用各種指數在期間的時間差,才是重點!”
“師傅教我的散戶戰法第二課,叫做心理分析。當時他給我舉了個例子:散戶看盤,一般先看指數,再看自己手上的個股,什麼金叉,死叉,斑馬一樣多而繁雜的均線,甚至各種自編的指標,改變了引數的指標等等。這些都是還沒入門的表現,都是將來被操盤手收割的韭菜……”
聽到這裡,顧雨差點喊了出來:媽呀,我前世就是這樣喜歡研究所謂技術的韭菜散戶啊!
“師傅後來又我:你在營業部和那些散戶混得老熟了吧?其中有倒黴的菜鳥,也會有相對出色的高手吧?他們一般都看什麼呢?”
“我回答說,那些散戶菜鳥們看的東西就是量和價,還有金叉死叉什麼的,還會一些股市秘籍中的必漲圖形和必跌圖形。至於高手嘛,藏得緊,好在我死皮賴臉,總算搞到一些東西。後來我發現,高手做的,似乎都是我看起來風險巨大的品種,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能賺錢。我好想覺得是他們運氣特好……”
“這個時候師傅笑了,對我道:你說的所謂高手,都是短線高手吧?我想了想,恍然說:是的。隨後,師傅帶我進去那個小院,開啟電腦,翻出一堆資料,我看了下,那是全國各地一些營業部的客戶交易資料,最長的一個賬戶資料有近8年的交易歷史,從最早的10萬元做到了2000萬!他說對我:先好好研究一下這個交割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