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雨回到自己的閣樓,正在用修復好的隨身聽,放入初中英語領讀磁帶,複習英語聽力的時候,外面傳來三短一長的口哨聲。

聽到這個熟悉訊號,顧雨趕緊跑下樓,門口外面,猢猻、肉團和翠鳥等三兄弟已經騎著兩輛腳踏車等候在那裡。

“老大,你鄉下回來啦?”

“嗯,下午到的。”

“老大,上次泳池裡遇到的那個學姐胡靜靜還記得嗎?”

“知道,怎麼啦?”

猢猻神秘兮兮地湊近顧雨耳邊輕聲道:“胡靜靜讓我們給你傳話,問你什麼時候空,她想請你看電影,最近很火的那部《空軍一號》……”

在當下這個年代,若女生請你單獨看電影,就是表示“想成為男女朋友”的意思。

“跟她一起有什麼好看的,要看,我們哥幾個一起去看!”顧雨不屑道。

“嗨,老大,你什麼時候變得那麼拽啦?這好像不像是你的作風哎,人家美女學姐那麼主動,你難道一點不心動?”

“不心動,沒興趣。”

“嗨,這世道變得真快啊!老大,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猢猻說這話的時候,勾起了顧雨的一些回憶。

前世他們四人這個時候都是還是雛,正處青春期的四兄弟無聊湊在一起的時候,就像那部經典的好萊塢青春喜劇電影《美國派American Pie》裡面描寫的那樣,他們幾兄弟之間經常討論和開玩笑的一個話題是:什麼時候找個漂亮一點的學姐或學妹,把他們的第一次送給她,嘗試一下奇妙的杏愛感覺……

“老大,晚上要叫上山雞一起去打遊戲,或溜冰嗎?”

“算了。哥幾個,今天晚上劉蓓蓓姐好像上中班,要麼晚上我們去班長家裡玩吧?”

“哦,可以啊,老大,我們聽您的。”

顧雨口中他們的班長叫劉蓓蓓,住在顧雨家邊上的鼓樓公園路。

鼓樓是明海歷史上建城的標誌,是明海老城的象徵。作為明海古代政治樞紐中心,鼓樓周邊建有很多官署衙門,有的被保留在地名中流傳至今。

公園路是鼓樓地區主幹路之一。光緒《明海通志》稱鼓樓大街,公園路為其一段。因路北端有中山公園得名。中山公園原為清代道臺衙門,故還有一箇舊稱曰“道前街”。

當下顧雨所住的呼童街是鼓樓邊上一條有歷史故事的小巷。《明海通志》載:“呼童街,舊名十六塊橋板、呼童巷。”

清時,鼓樓大街南端東側有校士館,縣試儒童參加秀才考試前都必須在呼童巷集中,聽候傳呼後才能進考場考試,因此得名“呼童巷”……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話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住在公園路上的這位班長劉蓓蓓,她的命運比顧雨還要悲催。

劉蓓蓓還在讀小學時候先是父親生病過世,初一時候母親也生病過世。父母雙亡後,她與姐姐倆相依為命。

幸好母親過世時候,劉蓓蓓的姐姐已經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加上一些微薄的撫卹金,姐妹倆得以維繫生活。

劉蓓蓓家住在公園路一棟老洋房二樓的一個小間裡面。五十年代,原來的資本家主人被趕走後,這棟洋房裡面住了好幾戶人家。

眾人敲開門後,劉蓓蓓看著四兄弟笑盈盈地歡迎道:“嗨,哥幾個,請進!”

因為父母雙亡的關係,劉蓓蓓特別早熟,雖然成績一般,但是非常懂事,班主任趙秀玲從初一開始就指定她為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