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作為刁民,太清覺得這波他必不可能輸(第1/2頁)
章節報錯
託皇黨與暄王一脈的福,姚鍾殿上之言很快便被貼滿了京城,讓一眾詆譭貴妃,認為其是妖妃邪祟者噤了聲。
僅僅一個上午,之前還能搏個勇者無畏,義士忠直的請願愚民們,瞬間成了京城百姓指指點點的物件。
有背地裡議論他們的,有當面嘲笑他們的,更有拿爛菜葉子和臭雞蛋,不要錢似得往他們身上砸的。
那些個參與者還好說,在家休息幾日也就活蹦亂跳,能趕緊出京避避風頭了。
倒是那幾個傷筋動骨的文人,別說名聲了,連自家人都已經不待見他們了。
畢竟沽名釣譽之輩的家人,又能好到哪兒去呢?
而眼見這幾人或被丟在街邊,或被抬進山裡,花黨和祁王也不得不強忍著心中的鬱結,派人把他們打點收拾了。
他們倒也不怕這些人跟蕭惜若供出他們來,畢竟這麼大的事兒,蕭家能不清楚後面的手腳麼?
他們只是不希望蕭惜若在這事兒上做文章,叫他們繼續難堪罷了……
先不說他們那氣得嘴上又長了好幾個泡的祁王,光是那叫姚鍾氣得已經連燒了五日的花太后,就夠讓花黨暫歇心思的了。
見花黨與祁王這般慘狀,原本一直質疑封暄不抓機會,不給自家報仇的安定侯父子也上府告罪,直言是他二人見識淺薄,小看了蕭惜若這妖妃的實力。
對此封暄也未多言,只是安慰了自家表弟兩句,告訴他當初之事乃成王敗寇,他雖被打斷了手腳,卻因處理及時,並未落下病根兒。
“梁兒,臉面而已,咱不要也罷。”
看著自家苦口婆心,彷彿一夕之間失了所有銳氣的兄長,呂梁也只能憋屈的點點頭。
這別人不知兄長的苦,今日剛一進府便聽到那北夷蠻女吵鬧摔砸,辱罵貴妃之言的他,多少還是明白一些的。
武藝沒了,心愛的女人失蹤了,臨了還娶了這麼個不貞不賢不慧的蠻女過門兒,即便不是正妃,那也是兄長一輩子的汙點了。
相比之下,蕭惜若只打了他一頓,讓他嚐了嚐幾月的臥床之苦似乎還是開恩了。
“罷了,你既已在家中關了數月,便趁著夏秋之交,天氣還算爽利時出去瞧瞧吧。多漲漲見識,也莫要像愚兄之前那般愚昧了。”
抬手打發了呂梁和安定侯,封暄還特地命人送了呂梁兩本遊記,並於次日親自送他出了京。
此行他除了想讓表弟出去長長見識外,還有意讓對方以遊歷為名,替他尋一尋顏陌清的去處。
兩世糾葛,他自己都沒弄明白自己為何那麼執著,好在今生的他早就不愛了,也不想利用對方奪下本就不屬於他的東西了。
他只當她是一位醫術高超,值得結交的故人,能在大病大痛或是天下所需時,將之拉出來遛一遛。
沒錯,即便順安地動已解,他更是親自巡查過南疆,確保了前世那場可怕的瘟疫並未降臨……
可不知為何,他就是覺得心裡不踏實,尤其是顏陌清突然失蹤,以及太清忽然料事如神的這兩件事……
“師尊,剛剛宮裡的人來傳訊息了,說那姚鍾姚指揮使竟是蕭家的人!經他在殿上這麼一攪合,您,您讓徒兒傳的那流言眼看就要不成了……”
清虛觀後殿,焚香嫋嫋,神像威嚴。
小道莫凡正畏畏縮縮的站在殿前,一雙眼睛畏懼而又討好的看著蒲團上,那正凝神吐納,一派高深莫測的太清道人。
不知過了多久,那老道終是雙眼微眯,要笑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