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珠此言一出,太極殿上再度譁然。

因為烏珠說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聲,他們對蕭惜若不滿,對蕭家不滿,對如今三派中還要擠進去一脈,硬生生攪亂整個朝堂的時局更不滿。

蛋糕就那麼大,三派人分已經很少了,遑論蕭家那般難搞。

他們氣啊!

超氣的好吧!

可他們之前一直沒理由發作,因為蕭惜若這廝老是在規矩與律法的邊緣上橫跳,讓他們無從下口。

直到今天。

“是啊,這什麼時候開始連皇帝納妃也要看人臉色了?哎,本王這可憐的七弟喲~”

“貴妃娘娘,不是臣說,這後宮三千佳麗,王女即便是入了宮,這位份也趕不上位同皇后的您啊~”

“就是,您大度一些嘛,此事事關兩國邦交,您任性也要有個度不是?人王女千里迢迢來到京城,咱們不能失了禮數,壞了一國的名聲啊!”

……

嘩嘩譁,幾頂高帽瞬間戴在了蕭惜若頭上,上面寫著“悍婦善妒”、“為妃不賢”、“牝雞司晨”、“不識大體”……

就好像烏珠嫁入皇宮是天經地義的,她蕭惜若再說一個字都是不要臉。

也對,人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正常人怕都得自慚形愧,覺得自己是在無理取鬧了吧?

可她蕭惜若是誰?

是一天不作不鬧不搞事就會死的人!

於是面對群臣勸解,全場看戲,以及烏珠那得意洋洋的眼神,她只是笑盈盈的依在自己的鳳位上,懶洋洋道:

“什麼啊?你們剛才說什麼了麼?本宮沒聽清呢,要不你們再來一遍?”

烏珠:“?”

群臣:“?”

罵人了,他們已經開始在心裡罵人了。

可他們到底是文化人,“妖妃”兩個字還是不可能當著蕭惜若和蕭家的面罵的。

所以他們選擇跟蕭惜若據理力爭,烏珠嘲諷蕭惜若裝傻充愣,一眾朝臣則更清晰更詳細的,把他們覺得王女入宮合情合理之事再說了一遍,且確保蕭惜若確實聽清了。

因為他們一邊說,還一邊等待著蕭惜若的回應,並且得到了對方好幾個肯定的眼神,外加點頭鼓勵。

好了,這下你不能再說你沒聽清了吧?

於是蕭惜若眨了眨眼道:

“說的很好,很有道理,但本宮還是那四個字,本、宮、反、對!”

烏珠:“……”

群臣:“……”

好了,這下說蕭惜若不是故意的,那都不可能了。

所以他們還跟蕭惜若講什麼道理啊?直接問她為什麼啊!

於是花太后在一眾目光的期盼下,再次硬著頭皮開了口:

“惜若啊,你不同意皇上納烏珠王女為妃,這總要有個理由吧……”

“有啊!怎麼沒有?”

蕭惜若有些詫異的望著花太后,那眼中彷彿明明白白的寫著四個字——“你個傻子”。

“您老人家真是糊塗,剛剛祁王和幾位大人不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麼?因為我蕭惜若為妃不賢、不識大體、小肚雞腸、頤指氣使……”

當著在場所有大臣的面兒,蕭惜若一個個念出了他們心中所想,臉上哪兒有半點女兒家的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