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一刻,安定侯府大堂內人聲鼎沸,大長公主封嵐與安定侯呂洋站在首位,正不斷出聲安慰著下方的一眾朝臣和家屬。

“侯爺,我們家老爺和小叔都被扣在宮裡兩三個時辰了啊!您讓我們放心,可我們怎麼能放下心啊……”

一名身著華服的夫人淚如雨下,一句話便道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聲。

她不是別人,正是戶部尚書王政的妻子尤氏。

作為新加入暄王一脈的大官,王家兄弟最近是任勞任怨隨叫隨到,所以兩人都參與了今早的養心殿之變。

沒錯,由於某位貴妃蠻不講理的瞎摻和,今早的請旨已有了新的名字,叫做養心殿之變。

可甭管這是請旨還是事變,憑什麼花黨和祁王一脈的人都出來了,他們家的大人們卻連訊息都沒有呢?

“是啊,侯爺,大長公主,這事兒你們不能不管啊!”

“我們老兩口就這一個兒子,史偉他不能有事啊……”

……

看著一眾家屬都在附和尤氏,安定侯與大長公主的臉色也不大好看。

尤其是大長公主……

別看她此刻跟自家丈夫站在一邊,都在不斷的安慰眼前的眾人,實際上她自己的兒子也在宮裡,至今還沒有被放出來。

她也派人到宮門前找方銳了,要他知會梁兒一聲,讓他們知道里面到底是什麼情況。

可方銳那廝就似沒聽見一般,理也不理她派去的人。期間甚至多次叮囑一眾手下,要他們務必守好宮門。

無奈之下她又派人去了兵部尚書府,給那方堂方尚書遞了拜帖,要他出面管管自家孫子。

誰知那老東西不僅不出來,還叫人把拜帖給他退了回來,擺明了告訴他們他也是蕭家的人。

好啊,這麼些年了,她到真沒看出來這個三朝元老,在朝中一向畏畏縮縮只會和稀泥的老東西,居然還有兩副面孔!

“諸位莫急,莫急啊,犬子在第一時間便入了宮門,此刻肯定也跟諸位大人在一起。本侯就算不管別人,也不可能不管自己的兒子啊,你們說是不是?”

安定侯好說歹說,終於靠這張苦情牌穩住了大部分人。

說實話,以前從不把那蕭家女當回事兒的他,這次是真被對方的手段給震懾到了。

方堂與方銳對蕭惜若的效忠,他還可以理解為蕭家父子的人脈,是蕭惜若沾了身為蕭家人的光……

可宮門封鎖後的那一系列舉措呢?

尤其是將三家勢力裁開放出,先放誰,後放誰,再扣留誰……

對方的每一次判斷都無比精準,讓他們這些身在宮外的人心驚。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禁軍原本攔不住三家人。

儀鸞司、巡防營、帝都守備軍……

三家人各有刀匕,分則無用,合則破竹。

其中花黨的儀鸞司人數雖少,卻是最危險的一個。

首先他們極其瞭解宮內的地形,又有花太后作為內應。其次這些人學的就是探聽訊息,武功不一定多高,卻個個都會飛簷走壁。

可以說,他們想進宮救人是最輕鬆的。

所以他們交的議罪銀最少,也是最先被放出來的。那顏錦兒一說,蕭惜若就同意了。

然後便是祁王一脈的巡防營。

論單兵作戰和武器裝備,巡防營那群孬貨肯定比不得護衛天子的禁軍,可禁軍兩萬,他們也是兩萬啊。

一旦把他們逼急了,他們還是能衝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