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蕭惜若每天都會到封無晏床前報道。她盡職盡責的扮演著一個寵妃的角色,該侍疾侍疾,該胡鬧胡鬧。

只要是壽康宮來人,她就會開始作天作地的撒嬌,甚至將來探望的人趕出寢殿,根本不准她們見皇上。

由此,花太后等人得出了送人計劃成功,蕭惜若的確對此十分介意,並在藉著這由頭跟皇帝鬧矛盾的結論。

對她們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訊息。

畢竟利益捆綁的兩人不怕嫌隙,因為利益的價值遠比心意大。

可一旦兩人是真的動了感情,那要離間他們可就太簡單了。

所以不過三日,宮裡的風言風語就已經沒眼看了。

其中最主流的一種,自然就是皇上與貴妃因醫女情變,貴妃仗著家世強行挽留,甚至將皇上囚禁在了寢宮。

似乎是有人故意傳播,這些流言很快傳到了宮外,被一眾世家門閥引為談資。

朝中風雲變幻明爭暗鬥,卻永遠少不了想清君側的人。

於是在第四日一早,朝中大臣紛紛上書,痛斥貴妃飛揚跋扈為妃不端,因罰她抄經禁閉,百日不得外出。

他們不知道流言大都不可信麼?

他們知道。

甚至這些流言在上層圈子的流傳裡,都有他們的手筆。

他們只是想將此事鬧大,並藉此以三家之力警告皇帝,告訴他他們對他與蕭惜若親近的不贊成態度。

你若要與蕭惜若繼續糾纏,那便等於與我們交惡。

我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寬待你,我們會拿出士人的高傲,文人的刻薄,世家的挑剔,讓你在朝中的日子變得更加難過。

而蕭家呢?

他們可還有封夜寒呢。

一旦出事蕭家未必保你,不是麼?

一眾世家官員覺得自己的態度已經表達的很明確,只等小皇帝自己選了。

而與他們的步步相逼不同,蕭家官員竟都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半點沒有要為皇帝出頭的意思。

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家大小姐跟小皇帝有私,只是小皇帝若連這樣的壓力都頂不住,他們也會為自家大小姐不值。

所以他們面面相覷,直接選擇了原地看戲。

如此一來,世家官員們更有底氣了。

你看你看你看,蕭家理你了麼?

你現在趕緊回頭討好我們,說不得我們一高興還會給你些好處呢!

然而龍椅上的封無晏只是輕咳了兩聲,然後便在一眾驚駭的眼神中,將面前的奏摺盡數拂落。

幾十本奏摺如同垃圾般落在地上的瞬間,他的答案已不言而喻。

早朝過後,皇帝果然是個傻子的訊息,已自朝堂上傳開。

三大世家上層集體冷笑,紛紛表示要向皇帝施壓,告訴他什麼是選錯了路的代價。

而花太后更是穩坐釣魚臺,等著封無晏在蕭惜若那兒碰一鼻子灰,然後乖乖的回到花家陣營。

“不是我們三家託大,而是他封無晏根本就不瞭解蕭家。蕭家是馬背上闖出來的寒門,蕭家男兒哪個不是驍勇善戰,十五歲便能上陣殺敵?當初封夜寒為了取得他舅舅和兄長的認可,硬是在鐵騎中從小兵做起,參加了大大小小十幾場戰役。所以蕭家一直全力扶持封夜寒,以封夜寒馬首是瞻。”

祁王府內,封祁正與自家兩位舅舅喝茶,聊著如今朝中所有人都在聊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