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隅開業的第二天,花家、祁王、暄王三方就密切的關注著整個藥鋪的動向。

他們發現奇藥是從宮中流出的,除了第一次由安雪帶出以外,後來都是由溫素素送到店內,再與安雪一起出手調配。

這一切一隅沒有一絲隱瞞,甚至對三家大肆購入的事兒,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換句話說,只要他們給的銀子到位,一隅根本不在乎他們買多少。

而事實也證明,他們買了也研究不出任何東西。

不止是尋常醫家,連自詡醫術卓絕的顏陌清也同樣束手無策。

“這藥當真就如此邪門兒,連陌清你也看不出門道?”

安定侯府內,大長公主封嵐面色有些難看的道。

她倒不是在怪罪顏陌清,她只是不想讓那個頂撞了自己的野丫頭好過,所以迫切的希望顏陌清能找到藥方而已。

然而不止是他們,祁王一脈,花家一脈,還有那一眾龜縮在朝堂裡的中立派都是一樣的……

誰也給不出藥方,誰也拿不出能與之匹敵的奇藥……

所以他們只能看著蕭家斂財,甚至被迫成為給蕭家送錢的韭菜。

日子一日一日的過,前幾日蕭家官員吵鬧不休,恨不得將整個朝堂攪得天翻地覆。

他們強烈反對朝中不籌軍糧的行為,痛罵朝裡一群縮頭烏龜,只知道龜縮在京城享福,卻不知邊關的辛苦。

一開始各家只當他們無能狂怒,能不看就不看,能不聽就不聽。

反正這些人鬧鬧就完了,對他們又沒什麼實質性傷害。

而與他們想的一樣,蕭家官員們似乎知道這樣沒用了,所以漸漸的也就不鬧了……

各家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幾日之後這群人不鬧反笑了。

每日樂呵呵的上朝,然後樂呵呵的回家,別人問什麼答什麼,完全沒有蕭家快要垮臺的自覺。

終於,官員們的目光從一隅轉回了朝堂,開始思索起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蕭惜若要那麼多銀子做什麼?

幾乎是一瞬間,所有人都得到了同一個答案。

救濟蕭家!

蕭家需要軍糧,所以朝中各方勢力才能坐地起價,絲毫不顧蕭家手下的十萬鐵騎。

然而蕭惜若的大肆斂財,卻足以給蕭家鐵騎不受他們威脅的底氣。

一邊是奇藥,一邊是蕭家,他們不可能停止購買,因為這玩意兒能救命……

所以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讓蕭家就是有了銀子也買不到糧食。

於是在各方施壓之下,內閣幾乎以最快的速度擬出了摺子,要各地開始籌措軍糧,所有糧食買賣以朝廷為先。

如今又非豐收季節,朝廷只要先將各地的糧食捏在手裡,蕭家就是有銀子也買不著糧食。

然而等內閣的指令下發各地,要各地富豪鄉紳立刻封庫,只將糧食售與朝廷時……

空了。

大部分的糧倉都空了。

經各地官員調查,各地糧食早在年前就已經有人買入了,購買者時多時少卻從未斷絕。

尤其是在內閣指令發放之前,各地又有一大批預定的糧食被人提走。

都說瑞雪兆豐年,去年南疆雪災多地大雪,今年的收成不用想都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