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惜若的記憶裡,書中排的上號的官職早就被各大勢力瓜分了。

其中禮部歸花家,戶部、工部尚書皆出自王家,吏部與刑部則分別在謝家與李家手下。

唯有這兵部,一直是個不上不下的中立派。

沒辦法,與其他幾部的權勢滔天不同,在北夷頻頻南下的近百年裡,兵部一直是塊兒燙手的山芋。

因為他們要管理的邊疆軍隊,那都是他們惹不起的大爺。

所以這表面風光無限,實際上兩頭受氣的兵部尚書,是換了一茬兒又一茬。

直到老尚書方堂出現。

此人腦子轉得極快,通曉人情世故不說,還有股子剛正不阿的氣魄。

所以無論是對朝中的世家,還是邊關的將領,他都是張口就罵,罵完再給些好處安撫安撫。

歷經兩朝,期間不是沒人想把他換掉。

就比如謝家二爺,之前的兵部侍郎謝洪,那不就一直在替補位上嗎?

可如今爆炸案一起,替補都下崗了,這位老尚書還混得風生水起呢。

沒辦法,因為比起兵部被幾大世家中的某一家控制,各大勢力更希望他中立。

可誰又能想到,這個在朝中與蕭家不和,經常在軍事上與蕭家為難的人,居然是蕭家埋在京中的暗子……

“哈哈哈哈哈,大小姐能有這般表情,看來老夫這些年藏得很好啊。”

老尚書哈哈直笑,連帶著屋內其他人也樂了起來。

“您大概不知道,老夫祖籍北涼,年輕時還教過您父親讀書呢。國公爺這個人吧,打小就機靈,一見我便說我不該在那邊陲之地困頓一生,是該上京來趕考的。”

原來,蕭家祖上也積累了一些財富,算是北涼的大戶。

所以她那早去的爺爺一心想讓她爹讀書,將來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奈何她爹跟她大姑一樣,都不是讀書的料,最後竟攛掇著自家好不容易招來的先生,收拾東西上京趕考去了。

為此,她爹拉著她大姑,兩人忍痛掏出了積攢已久的私房錢,一股腦兒的塞給了這位窮先生。

就這樣,年輕的窮先生一路上京,雖幾次碰壁,卻一直未忘恩人的鼓勵。

終於,他在三十歲時考上了探花。

自此仕途通達,一路坐上了兵部尚書之位。

然而遠在北涼的蕭家,卻早已遭逢大劫。

北夷南下,北涼城破,蕭家大小姐蕭容帶人死守城門,終被夷兵吊死在城樓之上。

“蕭家上下百餘口啊,除了國公爺,無一人生還。後來國公爺總說會夢到容將軍,說長姐讓他跑,一直跑,無論如何都不要回頭。”

說起此事,老尚書一雙眼睛都紅了。

“大小姐,你們一家都是英雄啊。老太爺,容將軍,還有國公爺和侯爺。是這世道不公,才讓蕭家受了這麼多的苦。如今邊關有您的父兄,京城有您,我們這些老骨頭也終於有個盼頭了。”

“爺爺……”

方銳一邊為自家老爺子抹淚,一邊對蕭惜若露出歉意的微笑。

蕭惜若本該去握老人家的手,奈何她身有病氣,實在不宜離這樣的老人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