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綠芝最燒錢的地方在哪裡,絕對不是地盤的擴張,而是那些一筆筆的宣傳花銷。

甚至不是宣傳綠芝,錢都花到抹黑腦鉑金上頭去了。

人家老史,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談和失敗的第二天早上,之前那些攻擊過腦鉑金的媒體平臺就釋出了腦鉑金對綠芝的反擊。

看這樣子,早就萬事俱備了,只等史老闆一個電話一聲令下。

雙方誰也沒選擇打官司,許惜年打不起,史育柱也打不起。

兩邊更喜歡以這樣的方式刀光劍影,放到武俠裡面,那就是以傷換傷。

緊接著就是綠芝反擊腦鉑金,簡特再還擊回去。

說的俗氣一點,綠芝這就是跟瘋了一樣,拖著腦鉑金就要往糞坑裡跳。

雙方就這麼展開了一場名聲一起變臭的拉鋸戰。

熱鬧極了,整個蘇江省和滬海市,那些原本還不知綠芝與腦鉑金為何物的人,都聽說了這兩家企業的大名。

綠芝十一月的營業額一開始在平均每天一千五左右,歷經雙十一的爆發,又平淡了一段時間,每天的營業額在八百,到月末,十一月全月的營業額在十二萬左右。

這麼算下來,十一月賺的毛利就有四萬出頭。

開始擴張之後,算上總店,目前綠芝擁有三家在滬海的店鋪,在淞江區有四家分店,坤山一家分店,蘇市一家分店,佳興一家分店。

而自從和腦鉑金展開輿論戰,銷量就開始下滑。

劇烈下滑。

到了十二月二十號,滬海平均一家店鋪一天的營業額竟然只有一千左右,淞江略遜於滬海,只有八百出頭,剩下三家店鋪就要更為慘淡一點,蘇市六百,坤山和佳興都只有五百。

綠芝的毛利率大概是在百分之四十,在保健品銷售這一行裡,這是比較低得了。

高額的利潤就是保健品的魅力。

許惜年算了一下,按照當前這個營業額算一個月,減去掉開銷、工資、房租那些費用,最後留在公司賬面上的可能還有三萬多。

還不如當初一家總店賺得多。

這三萬甚至遠遠不夠打廣告的錢。

許惜年的小金庫在劇烈燃燒著。

許惜年這邊如此,腦鉑金那裡同樣是面臨窘境。

綠芝尚且能靠著那些在銷售保健品本身的名氣活下去,腦鉑金賣不出去,那就是真賣不出去啊。

史老闆的銷售模式是啥?

先付款,後提貨。

他先是瘋狂營銷自己的產品,比如免費送一些腦鉑金給老年人試用,老人用過之後再想買,就會帶著盒子去藥店問,藥店自然不明所以,問的人多了,便開始到處打聽這個產品是啥,這時候簡特鋪天蓋地的廣告一出,終端的商家尋著味自己找上門提貨,腦鉑金便如此流到終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般自然。

而現在,沒人提貨了。

貨物每天積壓都在虧啊!

許惜年停了輿論戰,尚且能繼續保持每月幾萬的盈利。

史老闆停了輿論戰,腦鉑金已經全是創傷了。

一個被抨擊入谷底的產品,就算輿論戰結束,還如何能再度崛起?

更何況史老闆又不是隻有輿論戰一個燒錢窟窿,可別忘了那鋪天蓋地的廣告。

楊氏半年期的合約已經快到期了,史老闆為了不撤掉楊氏的廣告,已經在考慮起賣車了,他的虎頭奔,從珠海一路開到江陰的虎頭奔。

他甚至記不起是自己得哪個獎的時候當做獎品送的。

史老闆在肉眼可見的掉頭髮,一些個電話,他拿起又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