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李烈拜見玉帝。”

“不必多禮,李烈,天庭如今正打算拍攝一部《玉皇大帝》的電影,你來看看劇本,感覺如何?”

李烈接過近衛遞過來的天書。

他也沒有想到玉帝也是一個如此趕時髦的人。

居然還要為他自己拍攝一部電影。

李烈低頭看了一下劇本。

這劇本寫得很好,文筆沒得說,畢竟是出自文曲星之手,這劇本肯定不會差的。

劇本的故事情節大致是講在上古時期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在封神之時,想要把玉帝的位置留給他自己,碰到有人問:“玉帝之位是誰?”

姜子牙不好意思直接說是自己,只得含糊答道:“有人,有人。”

而這時,一個叫做張有人的人坐上了玉皇大帝的位置,還對著姜子牙拜謝道:“多謝丞相簿封,有人解封天帝之位。”

姜子牙心中惱怒,只是話已出口,奈何天命已定。他只得一界凡人之身垂垂老死。

姜子牙心中又豈能甘心讓出這玉皇大帝之位。

姜子牙心中不甘,可惜一介凡人,豈能逆天,他改不了天命,凡人壽命有限,他只能老死。

姜子牙雖死,但是他的恨意長存,這恨意已入魔道,化身天魔,處處與天帝作對。

玉皇大帝一一化解,最終像姜子牙的恨意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姜子牙的恨意最終拜服在玉皇大帝的才華之下,甘願入了這輪迴。

這個故事寫的頗為精彩。

不過這與玉帝真實的來歷並不相符。

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才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看來是李烈的《太白金星》給了玉皇大帝啟示,並不一定要拍自己真實經歷。

“陛下,這劇本寫得真的是好,非常好,毫無缺陷,若是發表在網上的話,定然有很多人看。

只是拍劇不是看書,這文筆雖美,但是要用劇本的畫面來呈現出來,有一定的難度。

我就打個比方,比如的玉皇大帝,這般威嚴的形象,文中形容的很好,可是要誰去演呢!誰能演出這種帝王的天威。

微臣若是演個俊美不凡的劍客,到也能演繹的完美,若是穿上了黃袍,人家會信嗎?

這便是出戏,觀眾代入不進去。

觀眾一看,就覺得不像。

劇本不是話本,劇本需要的是直給。

這裡面很多的情緒,這些情緒該怎麼演繹出來。

劇本要簡單,要具體指導把那種在腦海中想象的畫面展示出來。”

“愛卿說的有道理,雖然朕諸事煩身,但是朕辛苦些算些什麼?只要老百姓有好電影看,朕怎麼辛苦都是值得的。

這劇本就由愛卿來改吧!”

玉皇大帝一下子就看李烈順眼多了。

他本來就打算他自己來演的,只是不好意思說。

怕人家覺得他這個玉皇大帝不務正業。

現在這話由李烈說出來了,這玉皇大帝除了他能演,又有誰能演。

他只想滿足一下老百姓的心願,讓他們知道真正的玉皇大帝是何等模樣。

“陛下,微臣奉命前來指導天宮影視組來拍戲,此事,微臣可以改,可是微臣改了之後,不會的還是不會,天宮能人無比,只是以前沒有具體學習過,微臣可以把以前的劇本模板交給文曲星君,讓他跟著這個,只要改一點點即可。”

“愛卿言之有理,就這麼辦吧!文曲星,劇本今日改好,明日就便正式開始拍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