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李思思,我還有一個哥哥,名字叫李想。

記得好像是上小學的時候,一天晚上,老爸和老媽一邊溫水泡腳,一邊閒聊,聊著聊著談起過我們兄妹兩個名字的由來。

哥哥剛出生的時候,因為身為歷史教授的父親和母親喜歡“思考”這個詞,所以原本想要給哥哥起名李思。

很快這個名字還是被否決了,因為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斯的宰相,非常有名。而且這個有名的宰相雖然有才幹,但是似乎人品不是很好。

李思李斯,發音是完全一致的。母親雖然是個學者,但私下裡有些迷信,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吉利,駁回了這個名字。

想要在名字裡帶上思考這個詞,李思不行,那就叫李考?

不是很好聽。

於是,最後老爸一錘定音,把思考換成思想,兒子就起名叫李想,李想和理想諧音,雖然簡單,但是個好名字。

過程很曲折,但最終這個名字還是定了下來。

雖然這麼說有些不太禮貌,不過李想這個名字,有點爛大街。

哥哥從小到大,不知道和多少人重名。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就算是成了教授,但在當父母這件事上,不一定管用。

老爸老媽讀了這麼多史書,文學、史學、社會學等等人文學科多有涉獵,最後還是和天下平凡父母一樣,給孩子起了個普普通通的名字。

至於我,起名的時候,因為我哥叫李想,所以想要給我起名李思,一個思,一個想,正好湊成“思想”這個詞,這也是學歷史的父母所喜歡的詞語。

當然,還是那個問題,因為“老朋友”李斯的存在,母親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合適。

正在老兩口考慮要不要用別的字,比如起名李夢,湊成“夢想”之類的時候,父親靈機一動。

不如再加個思字,起名李思思,這樣不但一聽就是女孩的名字,而且也不會和那個知名丞相裝車了。

老兩口一拍即合,於是我登記在戶口本上的名字,就成了李思思。

名字的由來可謂非常狗血,不過排除這麼個關於起名的狗血故事,李思思這個名字本身倒是沒有什麼問題,我也不討厭這個名字。

因為工作的原因,爸媽常年在外,比起爸爸,我和哥哥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一點。

我不討厭我的哥哥,親生兄妹什麼的,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

從我出生開始,他就是我的哥哥,從記事開始到現在這十多年來,都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雖然有時候會吵架拌嘴,但哥哥就是哥哥。

既然說到我哥,有件事必須要提一提。

這個比我大兩歲的男生,是個大齡中二病患者。

中二這個詞,是我和我的同桌學的。據說是專門用來形容我哥這樣的人而被創造出來的形容詞。

大概就是小時候喜歡奧特曼,假面騎士,長大之後依然喜歡一個人看動畫片,重度患者還會有一大堆紙片人老婆這樣。

不過坐在我前面的莉莉說這樣的不叫中二,應該叫宅才對。到底那種說法是正確的,我也不清楚。

總之,哥哥每天總會用幾個小時電腦,看很多東西。除此之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扔進人堆裡一會兒就再也找不到的普通人。

可能是因為教授父母遺傳,反正我和哥哥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從來都不需要他們操心。

初中的時候,因為父母經常外出,不喜歡食堂的哥哥學會了做飯。從此以後我們家的三餐就成了哥哥的任務。

至於家務,我和哥哥都沒問題。

到了我上高中的時候,因為學校離家有些遠,而且哥哥每天給我做飯上學要花很長時間,影響已經高三的哥哥學習,所以我選擇了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