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應對(第1/3頁)
章節報錯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藉助斯坦因名號炒作的源頭,一定是死柄木吊或是All for one二人之一,是敵聯盟的計謀。
那麼,敵聯盟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透過宣揚斯坦因的理論,為他們這個組織贏得“大義名分”。
就連李想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這招頗有釜底抽薪的意味,將部分英雄腐敗的鐵證放在宣傳中,夾槍帶棒一通打狗棒讓所有英雄的臉上都抹了一把灰。
這些涉嫌賄賂走私的人之後自然會由相關部門解決。關於影片中為何會出現警察局內的機密審訊錄影,恐怕是警方內部存在臥底。當然,這個臥底的身份背景也未必可疑,畢竟這些亡命之徒行事百無禁忌,或許是某個警員的家人被綁架,不得已只能聽命於敵聯盟。
李想看了一下手上的表,現在的時間是上午十點半,這段影音已經在網路上存在了很長時間,恐怕該看到的人已經看到了。
那些會認同斯坦因價值觀的人應該是一些憤青或是同樣的罪犯、殺人狂等等,這部分的人李想直接放棄。網路輿論只能引導而不能完全改變一個人。除去這一部分人後,李想的目標,是那些對此事並不太關心的路人。
“嗯……首先還是應該形成對立面。在輿論導向方面有一個定律,對於一件事如果只有一方的聲音,人們會下意識的認為說話的一方就是正確的。而一旦有了反對意見形成對立面,旁觀者就會開始思考對比雙方究竟誰是正確的。”
李想拿出一支筆,在本子上塗塗抹抹。
“斯坦因的說辭有沒有漏洞呢?一定是有的。那就是他的行為。程序正義也是法律正義性的體現。換句話說,不僅要做正確的事,做事的方法也不應該違反公序良俗。”
“所以我們可以把其中一個主要攻擊方向,放在斯坦因犯下的故意傷害、殺人以及殺人未遂這些毋庸置疑的罪行上。”
李想在空白的本子上寫下數個詞語。沉吟片刻,又道:
“嗯……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破綻……有了,敵聯盟雖然給自己的行為套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在大眾面前真正露過面,所以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這一點也可以用一用。”
“還有,如果他們認為英雄當中腐敗現象嚴重,那就應該對英雄開刀,但腦無卻在保須市大肆破壞,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一點和他們現在所宣揚的‘英雄歸還思想’背道而馳。”
“還有什麼呢?對了,斯坦因認為英雄不應該收報酬,英雄應該是具有崇高自我犧牲精神的偉大的人類。但是這樣做間接的提高了職業英雄的道德水準。畢竟英雄這個職業是由於超能力罪犯的泛濫才出現的新職業,是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力量。”
這個觀點,華國曆史上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孔夫子也曾闡述過,他所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回國後就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
有一次,孔夫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不接受國家賠償金。
孔夫子認為:“你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再願意為在外的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接受了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
又有一次,孔夫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為了感謝他就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
孔夫子認為:有了這件事做榜樣,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如果所有職業英雄都像歐爾麥特一樣,既強大又人品堅定,那當然是件好事。但硬要讓所有人都成為聖人,那職業英雄沒人當,超能力罪犯數量增多,更不利於社會秩序的維持。
突然,李想靈光一閃。
“校長,我能不能提一個有些過分的建議?”
“過分的建議?你先說說看。”
根津做洗耳恭聽狀。
“這次敵聯盟的輿論攻擊,其實不失為一個純化英雄隊伍的契機。”
李想看向歐爾麥特:
“當下的英雄制度,是在歐爾麥特出現後才逐步完善起來的。有制度就會有漏洞,出現他們所說的為了賺錢、為了知名度不擇手段的英雄一定有,但我認為那一定是少數。”
“英雄協會以及政府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對所有英雄進行嚴查,淘汰其中的渣滓。當下社會上的英雄數量已經越來越趨於飽和。淘汰一部分英雄能歐能夠空出部分崗位,也能緩解一定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