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正面的資訊就這麼多。

老孟將卡片翻過來,發現背面並沒有標註這家醫院的具體名稱。

甚至連個院徽都沒有。

這有點怪啊。

通常醫生的名片,不都應該在背面註明企業機構的名字嗎。

難道這真的就只是一張個人名片?

還是我這幾年沒怎麼來過醫院,趕不上時代了?

心中頓時疑惑萬千,可感覺花時間去想這些東西,顯然也沒什麼太大的用處,乾脆就先行拋在了一邊。

將卡片再次調轉,隨後從褲兜之中,掏出自己的老年機。

都這時代了,依舊延續使用翻蓋手機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而老孟,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更換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第一點,就是他每天靠賣破爛掙的那點小錢,連一日三餐的費用都供應不起。

有時甚至三餐都需要合成一餐來吃。

就這經濟收入狀況,還買手機?

就平時去菜市場被多算了一毛錢,都給跟那售貨員剛上個三天三夜。

其次的話,老孟其實也並沒有想要換手機的想法。

可以說他對這方面並不存在過多的渴望。

這主要還是在於他的年齡問題。

在他小時候那個年代哪有手機這麼一說啊。

假如上課時稍微走了點神,忽略了老師所講的東西,那除了放學後求助之外,就沒有任何一點可行的辦法了。

要不然你將面臨的,就是回家之後,只能眼巴巴地瞪著面前那堆積如山的作業,卻又無從下手。

那樣的感覺可是非常痛苦的。

還記得老孟小時候,家裡的火炕地下,有一本不知道什麼年代的百科全書。

父母小時候沒上過學,這書,自然也無法閱讀分毫。

放在炕底下,主要就是怕冬天睡覺時炕下的火升不起來,把這本書給撕了扔進去,也好當個燃點使。

不過老孟在上過學之後,卻並不認同父母這樣的做法。

他認為燒書這種事情,絕對就是在暴殄天物。

說什麼也要把那本書給儲存起來。

後來那老兩口自然也挨不住兒子的苦苦訴求,便只好應了他的意,在他生日那天,把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了他。

雖說這禮物在老孟現在看來,的確是有些太過於敷衍了事。

不過兒時時候的他,卻並不這麼去想。

要知道,一本課外紙質書本,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可有多麼稀有。

倒也不能說是稀有吧。

絕大多數原因,還是怪老孟家太過於貧窮,才導致了這種連書都買不起的悲催結果。

回想起之前的往事,老孟依稀記得,那是一本名為《百科全書》的珍貴讀物。

雖說總體頁數不是很多,還有幾張已經爛成了稀碎,不過對於當時的老孟來說,這就已經足夠去滿足他對於課外書的極大慾望了。

就這樣,老孟硬生生的是將那本《百科全書》翻了不下二百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