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八月十五,中秋節。

張小乙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個月零七天,也是月圓之夜,在這個世界過的第一個中秋。

中秋節代表團圓,現在的他註定無法團圓了。

張小乙收拾起自己的思鄉之情,只能在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父母家人過了。

晚上吃過月餅,泡在浴桶裡賞完月,便各回各屋,該睡覺睡覺。

本來今天晚上有花燈的,浩子和小白想拉著張小乙去,不過張小乙沒去,他們倆收拾利落換身衣服去逛燈,而張小乙選擇在家學習。

“鎮魂符,以金光鎮壓厲鬼,借天帝神威驅散妖邪。”

張小乙經過這幾天每天早上在父親那裡的學習,今天終於學到關於符籙的知識。

符籙其實也算是眾多道教法術中的一種,使用者可以借住符籙之威斬妖驅邪,去災解難。

符籙代表著“符”和“籙”,是兩種東西,不可混為一談。

以前張小乙就以為符籙是一個玩意兒,拿張黃紙用硃砂一畫就是符籙了。

今天早上聽完父親的講解才明白,符是符,籙是籙。

符可以是鎮壓召喚借天地之力,是使用者法術的延伸。

而籙代表著一種憑證,想使用籙,使用者就要先受籙。這樣使用籙的時候才可以隨心所欲,調遣各路神靈仙將。

很複雜,張小乙現在也是似懂非懂的狀態。

他手裡拿著父親給他的《符籙咒書》看得入迷。

前幾天一直在看這個世界的歷史,以及一些詩詞歌賦。

經過這幾天的學習,這類書已經對張小乙沒什麼作用了。

我又不是來當文學家史學家的,那些東西研究那麼明白有什麼用。

知道大概的歷史走向,瞭解一些朝代發生的大事,再熟悉一下這個世界的文學作品,也就可以了。

他更願意研究的還是關於法術上的東西,畢竟關乎自己的生命安全,怎能不注意呢?

直到三更三點過後,張小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書本,躺在床上反覆回憶《符籙咒術》中的知識點。

這總的來說,符和籙最明顯的區別就是。

符上面的字和符號一般人能認出來,比如什麼“敕令大將軍到此”,“敕令鎮魂”,“雷·極斬邪”之類的,畫的再歪再亂,大概是啥也能知道那是字。

籙上面畫的又是點又是線的,雖然一道道橫線豎線組合在一起也是字,但你看不懂的那個就是籙。

符和籙有區別也有聯絡,能分著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腦袋裡一團漿糊,這就是他總結了一晚上總結出來的知識點。

只可惜的是,自己現在還畫不了,沒有法力沒有靈氣,只能先了解。

經過這幾天的鍛鍊,以及藥浴的輔助,張小乙的身體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身上的肌肉都能分出稜角,雖然還不太明顯,總會是有進步。

閉上眼睛,幻想以後法術有成,自己也可以大殺四方,哪個男生沒有一場仙俠夢呢,誰不希望自己也可以御劍飛行。

已經邁出第一步,接下來就要踏實走好每一步。

第二天一早,八月十六號。

早上張小甲開始教拳腳招式,依舊是張小乙他們動體力,張小甲站在一旁一邊指導,一邊講解新的道家知識。

今天講的是法器……

知識要一點一點的學,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對於兩個半小白來說,每一個新的知識都是增加他們前進道路上的助力。

早飯過後,爺仨穿好衣服,繼續向著沈家出發。

今天是沈家停靈的最後一天,今天上午就要傳送下葬。

過了今天,沈家這門生意也就算徹底完成了。

“今天你們倆不用幹別的,就跟在我後面。”

“好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