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孩子逛街聊天這項工作,張小乙可以勝任。

但飯前和飯後的態度就不能一樣了。

飯前,張小乙是以一個大哥哥的形象,照顧心理上有缺陷的妹妹。

飯後,張小乙是一個許久不見的老友,來看望生活不如意的朋友。

怎麼辦呢?

黃桂榮就像精神分裂一樣,飯後的她,和之前相比,完全判若兩人。

所以啊,張小乙只能用不同的態度對待不同的“人格”。

飯後的兩人逛了小攤位,看雜耍,站在戲園子外面聽裡面唱戲。

黃桂榮很歡樂,這種蹲在牆角“偷聽”的感覺讓她非常愉悅。

張小乙只是陪著她,也沒說可以進去聽戲,即使他身上還有錢。

因為自己剛剛聽黃桂榮講過,自從她家裡沒落了以後,想聽戲就只能站在園子外面,或者某個大宅門外面聽戲。

她最喜歡的一齣戲是“廟堂會”,書生小姐在一座寺廟裡相會,步入愛河的故事。

可能是這樣聽習慣了,看著她一臉滿足的樣子,好像真能聽清裡面唱的是什麼。

其實在外面,張小乙根本就聽不到裡面唱的是什麼,連唱詞都聽不到。

只能聽到鑼鼓傢伙在響,以及觀主們的叫好和拍巴掌的聲音。

黃桂榮聽的很認真,或許在她腦袋裡,她能回憶起以前坐在頭排聽戲時的場面吧。

一齣戲聽完,黃桂榮站起身。

“聽到什麼了?”張小乙問。

“二本的鬧公堂。”

“你怎麼聽出來的?”

“白玉龍堂上偷寶的唱段,白玉龍是蘇老闆親自扮演的。”

難道真有這麼神奇,幻想還能幻想到唱的是什麼,誰唱的。

黃桂榮一指張小乙身後,張小乙回頭一瞧,大門口的水牌子上寫著:二本鬧公堂,蘇老闆獨唱。

張小乙瞬間感覺很尷尬,轉身就往外走。

黃桂榮跟在身後,有點緊張,以為張小乙真生氣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平等看待自己的朋友,她很珍惜,等走了好一會兒,見張小乙在一個雜耍攤前停下腳步,回頭對自己挑了一下眉毛以後,黃桂榮這才放下心來。

張小乙走在前面,擠進人群裡面,裡面是耍猴的。

一隻小猴兒在賣藝人的指揮下翻跟頭,鑽火圈,表演一些高難度動作。

瞧了一會兒,扔下幾文錢,張小乙再帶著她去往另一個攤位。

很可惜這裡沒有電影院,也沒有遊樂場。

不過也不可惜,這個時代還有很多賣藝人的真功夫可以看到。

慢慢走慢慢看,當太陽偏斜的時候,二人又轉回到白虎大街,來到陳曦一的道觀門口。

道觀門口裝潢的很古樸,牌匾上寫著三個大字——青陽觀。

“進去燒柱香。”張小乙主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