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心照不宣的謊(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還是當初蘇末胡亂編造的藉口,顧平安雖稀罕那沒有人盯著習武的日子,但心裡還是惦記著顧欽寒回來的。
撲在蘇末懷裡的顧杏年聽到動靜,也鬆開了蘇末,小身板往後退了退,抬眸看向顧欽寒。
這個意外之喜讓小姑娘有些激動,一聲“舅舅”張口便要往外說出來。
蘇末眼疾手快的捂住她的嘴,而後一把將其抱起來,“等了孃親這麼久,該餓了吧?咱們這就出宮吃午飯去。”
在太極殿內,蘇末在景雍帝口中得知原身夫家的身世後,表現的十分鎮定,鎮定的讓景雍帝都有些意外。
但是當他聽到蘇末拒絕顧平安繼承鎮南王的王位,而後又拿出一個玉佩,表明自身身份,並願意將蘇家產業轉給景雍帝,只求他能為其父平冤,助其奪回家業後。
景雍帝看向蘇末的眼神變了。
蘇家的產業是有錢莊代為管理,雖不如蘇父在時那般輝煌,但也是日進斗金的存在,且經過多年的經營,積攢下來的家業,更是豐厚。
不管蘇末清不清楚蘇家產業的實況,她能做出這個決定,並說出這番話,就足以證明其心性非尋常婦人可比之。
景雍帝撥弄著扳指,好半響,才開了口,他並非回應蘇末的請求,而是問她:“朕想知道,你為何拒絕朕的旨意?”
鎮南王,大雍朝成立以來,唯一的異性王位。
因特殊性,景雍帝當年也表明其與其他王公貴族不同,是乃降襲制,降到最低的伯位後,才淪為世襲制。
為的,是防其子孫後代無才無能,德不配位,最終苦了百姓。
而伯爵京中遍地有,就算無才無德,最多也就是個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罷了。
雖無能,但也無權。
而算下來,顧平安已經是第一任鎮南王的玄孫,按理來說,該是降級鎮南伯。
可景雍帝自覺愧對顧家,有心彌補,便決定,讓顧平安繼承王位。
這是多少王公貴族想都不敢想的榮殊,可蘇末卻絲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景雍帝不是很能理解。
“民婦相信,民婦的孩子們不必依靠先祖的庇護,而是憑藉自身的努力,也能獲得功名利祿,榮華富貴!”
蘇末垂著眸,說的話卻底氣十足。
當然,她心裡其實想著,若是這事落在自己頭上,她肯定是答應了。
世人拼死拼活的掙取功名利祿為的什麼?
除了讓自己過上好日子,剩下的便是為了能照拂子孫後代。
而能坐享其成,又為何要去費盡心思的拼命?
但是,這事不是落在她頭上,而是落在顧平安的頭上。
而她又有任務在身。
她要撥亂反正,讓顧平安成為真正的大將軍,讓顧平安走在正道上。
顧平安不同顧錦年,他完全是光長年紀不長心眼,這若是突然身份提高,成了異姓王爺,蘇末很難不擔心,屆時處處受吹捧的他,又是否還能記得初心?
而且就算其記得真心,等他到了合適的年紀,還能順利參軍嗎?
而就算順利參軍,依靠自身本事成為大將軍,世人也會因他鎮南王的身份而惡意揣測…
顧平安心大,但並不代表他不會被那些惡言惡語所影響。
所以,在蘇末看來,鎮南王這個王位對於顧平安,是束縛,是累贅…
所以何必呢?
就像她說給景雍帝聽的話一樣。
她相信顧平安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他該有的殊榮。
景雍帝怔愣了片刻,而後開懷的笑了,看向蘇末的眼神越發的欣賞。
景雍帝答應了蘇末。
但是蘇家的產業,他沒有要,而是表示蘇末收回產業後,每年上交一定的銀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