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天邊的紅雲燃了半夜才息,翌日一早,開啟房門,都彷彿還能聞到嗆鼻的煙燻味。

宋青玉呆在莊子上,對盛京的形勢絲毫不知。好在城門一開,元武第一時間親自來報信。

昨夜定王和皇帝在玉貴妃宮中用膳,太子趁此機會聯合安王擁兵襲入,將三人一網打盡。他本欲脅迫皇帝寫下退位詔書,誰知皇帝被他的忤逆之舉氣得吐血三升當即暈厥!而後手無縛雞之力的玉貴妃和定王二人迅速被斬殺。

若非楚逸風早有計較,暗中監視皇城動靜,只怕昨夜太子便會在安王協助之下幽禁皇帝,登上皇位。

楚逸風去得及時,以手中暗衛開路,攜京中城防軍攻入玉貴妃宮中,將還留有一口氣的皇帝救下。

太子可謂功敗垂成。

滿盛京的勳貴都沒料到,這平平無奇的夜晚,竟是大楚要變天,卻變天失敗的一個夜晚。

一夜之間,本就顯露頹勢的太子徹底失去皇權,被幽禁於東宮。本炙手可熱的定王,跟他那盛寵的母妃一起魂歸黃泉。本來身體康健的皇帝,被這一遭刺激得露出油盡燈枯之相。

好在一夜風雨後,盛京終究是安定下來。如今朝堂由楚逸風監國,他本就是先帝最受重視的後輩,小時候可以說是在御書房的書岸上長大,諸多老臣對他都很是信賴。

加之他這些年在朝堂之中看似毫無權勢,背地裡卻有不少重臣效忠於他,為此他掌權得極為容易。

當然,這些都是元武跟她說的,真實情況如何兇險,宋青玉自然能想見。

那人只是不想自己擔心而已。

沒見今日盛京街頭,叫賣閒逛的人少了大半,走在街頭的人無不弓背蜷身,警惕異常嗎?

宋青玉就是在這僵直沉悶的氣氛中回了宋府。

宋輝書作為朝中重臣,一早就被叫去皇宮,府內只有孫氏祖孫三人。

一進府,喬雲就迎了上來,“小姐不知,老夫人那日囂張得很,院子裡的丫鬟們恨不得人人都叫她扇一巴掌。還有那三小姐,嘴上不說,可眼珠子一直盯著小姐的首飾。若不是奴婢們攔著,只怕九殿下送來的聘禮都要叫她颳去一層油水!”

盛京的權力更迭,府中的丫鬟們如今還全然不知,此刻嘰嘰喳喳的聲音,反倒叫宋青玉生出幾分真實感來,“這些日子你們受累了,一會都重重有賞。”

她這般大張旗鼓地回府,孫氏和宋靈璧卻全然沒有動靜。孫氏此前揚言,宋青玉若回府,比得在她面前磕頭請罪才算,此刻卻也不敢再提此事。

倒是宋陽沉派人來問候了一句身子好了嗎,宋青玉便也禮尚往來地關懷了一通他科考一事。

說起來,若無這麼多插曲,殿試將在幾日後舉行。只是此刻皇帝連上朝都只能楚逸風代勞,這殿試又該如何呢?

眾學子人心惶惶地聚集在宮門口,好在宮中傳來訊息,殿試會如期舉行,大家這才散去。

下午時分,宋青玉終於見到了楚逸風。他今日與往常截然不同,穿了一身威風凜凜的皇子朝服。然衝她微微一笑時,仍然是那個溫潤儒雅的男子。

見到他,宋青玉一直提起的心此刻終於放下。從昨夜開始她便有些驚惶不安,只是她素來沉靜,未表現在人前而已。實則心中早已心憂如焚,恨不能化成一隻蝴蝶時刻黏在楚逸風身邊,好知道他安不安全。

楚逸風亦覺空虛浮躁的心在見到宋青玉之時才得到撫慰。皇城中事,雖非他主導,可他也在其中煽風點火因勢利導。私心裡他從未想過要為登上高位而兄弟殘殺,只是宋青玉屢屢被脅迫,為了護住自己心愛的女子,他只能以皇權為武器。

“楚仙樂明日就要出發去大魏。”

楚逸風低聲道。

楚仙樂滿以為皇宮鉅變,她和親一事或許另有轉機。然此事大楚動盪之際,再不能影響與大魏的關係,楚仙樂和親一事必得提前。

“至於隨嫁的女子,便讓禮部根據生辰八字,選定了中郎將之女石湘。她也是當日刺繡比賽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