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實在累的不行的藍一貴叮囑了劉光齊一句後,就被貴山扶到了一旁休息。劉光齊隨即接過了藍一貴剩下的工作,將揭出來的清明上河圖清理了一遍。
“好東西啊。這麼大篇幅的鴻篇巨著,我還是生平第一次見啊。”
等劉光齊把面上的殘留的東西清理的差不多後,藍一貴也緩過了勁兒,走到了劉光齊身邊,含情脈脈的看著眼前這副清明上河圖,眼神中滿是歡喜和震驚
眼前這副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長約十米,寬約三十厘米,比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要長上四米。
畫卷的開端描繪的是村郊風光,放眼看去盡是綿綿不絕的群山,風景優美的田園景象。隨之伴身左右的就是一望無邊的河流,河邊還有牧童騎牛的美景。
緊接著是橫跨兩岸的虹橋,河中船隻摩肩接踵,兩岸一片繁忙景象。沿著河邊一直行走,穿越過虹橋,有小童在草地上嬉戲,市民聚集於戲臺觀看民間演出。
隨後為市區街道,順著河道,從城門外進入到市集裡面,各色人群、各種店鋪、各式車轎映入眼簾,房屋工整,路上的人熙熙攘攘。
最後一段為金明池宮殿。畫面以宏偉輝煌的宮廷建築、熱鬧的龍舟競技來結束,定格於山間宏偉輝煌的樓閣殿宇。
換源app】
整個畫卷內容複雜,整體來看其中出現了山川、城牆、街巷、橋樑、房屋、店鋪和戲臺等,涉及婚娶、宴飲、趕集等生活場景。有人在婚喪嫁娶,有人在田間辛勤勞作,有人在集市上才藝展示,也有人在進行生意買賣等等。
畫中人物劉光齊雖然沒有細數,但是粗略估計了一下絕對有上千人,這些人物或動或靜,或聚或散,城郭樓臺與遠山近樹疏密相間,錯落有致。運筆細膩,設色考究,特別是對青綠的運用,乍一看還以為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我怎麼看著這畫上的地方這麼眼熟呢。”
越看劉光齊就越感覺不對勁,這畫上的地方是不是開封他不知道,但是看起來怎麼跟他前不久剛去過的蘇州那麼像,特別是那些河道和小巷,簡直一模一樣。
“眼熟不奇怪,畢竟前陣子你剛剛去過蘇州城,當年仇英在臨摹的時候,雖然借來了張擇端是真跡,但是那麼貴重的東西人家怎麼可能長久的放在他那裡,在人家把真跡拿走之後,仇英就只能靠著自己的印象臨摹,記不清的地方就用當地的景色填充,當時仇英就處在蘇州,所以這副畫上才會出現這麼多蘇州到街道,你仔細看就能看出來,這些城郭樓臺很多都帶著江南地區的特徵。”
聽到劉光齊的疑問,藍一貴詳細的跟劉光齊解釋了一番。
“這回真是麻煩您了”
夜已深,兩人簡單的看了幾眼後,劉光齊就把東西收了起來,並對藍一貴表示了感謝。
“不用謝,咱們誰跟誰,回頭我想看了,你讓我多看幾眼就成了,到時候可別給我藏著掖著。”
藍一貴笑呵呵的說道。
“您放心絕對不會,這副畫您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就是拿回家看都成。”
劉光齊拍著胸脯說道,對於藍一貴劉光齊還是信的過的,他這個人雖然愛財,但是為人還是有底線,偷樑換柱這種事他是做不出來的,到了他這個年紀,名聲可比這副畫金貴,要是到了這把年紀再來個晚節不保,那他這輩子就白活了。
“真是對不住了,東方,耽誤了你這麼長時間。”
告別了藍一貴,劉光齊帶著王東方朝自己家走去,因為劉光齊走不開,王東方又不會騎腳踏車,所以只能陪著劉光齊到了現在,這個點兒想回學校是不可能了,學校那邊早就關門了。所以劉光齊只能帶他回自己家住一晚上。
“沒事兒,我今個兒算是漲了見識了。”
回想今天的經歷,王東方真的是倍受震撼,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開闊了不少,原來這個世界上真有不把錢當錢的人,一枚不起眼的銅錢就可以價值過萬,一尊青銅器甚至可以價值幾萬,一幅在他看來很普通的畫也可以達到十幾二十萬。這個價格已經遠遠的超乎了他的想象,別說這輩子了,就是八輩子他感覺自己也掙不來那麼多錢。
同樣震撼他的還有藍一貴的揭畫的場面,藍一貴的舉動完全顛覆了他對紙張的認知,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麼精湛的技法,可以將一張溼透的紙完好無損的從一副畫上揭下來,而且這還是一張長達十米的巨幅紙張,著實是讓他大開眼界。
“你不怨我就行,一回兒到家,咱倆喝點,反正也不是在學校。”
“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睡上一覺就什麼事兒都沒有。”
“那行吧”
“這就是你家啊?”
說話間劉光齊就騎著車子帶著王東方回到了自己家。看到劉光齊家別緻的裝修,王東方頓時大吃了一驚,他知道劉光齊家裡的條件不錯,但是沒想到劉光齊家居然這麼好。
“陋室而已,別嫌棄”
看著王東方震驚的小表情,劉光齊雖然心裡很是得意,但是嘴上卻是謙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