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運氣可真好,這東西也是個好東西。這東西我了這麼多年也就收到了一個。還是個殘的,品相跟您這個壓根就沒法比。”

劉掌櫃看著劉光齊手裡的漳州軍用羨慕道。

“是嗎?那您可得好好跟我說說,讓我漲漲見識,能入的您眼的那肯定不一般。”

劉光齊恭維道。

“要說這種東西它的來歷在古玩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不過有三種說法是主流,和剛才那枚大齊通寶一樣。一說是明朝末年,鄭成功為了反抗滿清在南明永曆三年到六年期間鑄造,另一說是鴉片戰爭是福建地方政府自己發行的。還有一說是曾國藩和左宗棠抗擊太平天國鑄造。

這三種說法都有自己的依據,先說這第一種,在公元1651年12月到1654年11月,也就是南明永曆五年到八年,鄭成功經過三年三次戰鬥,成功的滿清手中奪取了漳州地區,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起家前是海商,同時也還是當時海上走私集團的頭目,有經濟頭腦,因為對外貿易頻繁,當時福建地區外國銀幣非常多,鄭成功見的銀幣多了,眼界就開闊了,所以他自己開始嘗試鑄造銀元用來發軍餉,也是合乎情理的,上面的畫押也可以解釋為“國姓大木”和“朱成功。

第二種說法認為這錢是清朝時福建地方政府所鑄,簽押解釋為“為無為”和“成功,是1841年鴉片戰爭時的銀元。福建漳州鑄造此幣原作軍餉發行,但英軍入侵後大肆擄掠,漳州軍餉遭逢劫難,因此很快從流通界消失。

第三種種說法則是認為在1864到1865年,太平天國的侍王李世賢率部佔領了漳州,建立了政權。

這些銀幣是曾國荃、左宗棠統領湘軍入閩作戰時所鑄,簽押解釋為“曾籤”“左籤”。這些銀幣之所以稱為“軍餉”,是因為清朝的財政支出主要就是軍事支出,鴉片戰爭後更是佔到了國家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這三種說法可謂是公說公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這都不影響這枚銀幣的價值和地位,如果它是鄭成功所鑄,那它就是中國歷史第一枚銀幣,比乾隆五十七年平定xz時所鑄的乾隆寶藏,還要早上一百多年,就算它不是,那它也依舊是中國歷史最早的銀幣之一,因為乾隆寶藏發行的數量太少,流通地區也很小僅在xz一隅。”

劉掌櫃看著手中的漳州軍用,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

“真是受教,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劉光齊也沒想到自己隨便撿到一杯銀幣居然也有這麼大的來頭,。

“哈哈哈,過獎了,我也就是多讀了幾本這方面到書,真要說起起來在其他方面我還未必比得過您呢,小劉大夫我對這個東西十分喜愛不知道你能不能忍痛割愛,您放心價錢上面我肯定不會虧待您的”

劉掌櫃十分客氣的謙虛了一句,隨後話鋒就是一轉,準備把這枚銀幣從劉光齊手裡收購過去。其實大齊通寶他也想要可是他手裡根本就沒那麼多錢,只能退而求其次。

“真是不好意思,劉掌櫃,經過這兩件東西,我對古珍也有了興趣,所以這兩樣東西我打算自己收藏,而且我還算向您買一些古珍方面的書籍,省得以後遇見好東西了,還是兩眼一抹黑。”

“那真的是太可惜了,您稍等,我現在就給你去拿東西。”

沒能得償所願,劉掌櫃一臉惋惜的搖了搖頭,隨後便起身從架子上挑了幾本書放到了劉光齊面前。

“多謝劉掌櫃了。這些錢您收下。”

接過書後,劉光齊從口袋裡掏出一沓錢遞了過去。

“你真是太客氣了,幾本書那用的了這麼多。”

“不光是書錢,還有麻煩您掌眼的錢。您就收下吧。”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劉掌櫃客氣了兩下後就把錢收下了,現在日子不好過,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哎幼,你怎麼了走道的啊。沒長眼睛啊,看著好好的東西就往上面踩,看看你把東西踩的,不行,你今個兒必須把東西給我買了。”

出了劉掌櫃的店門,劉光齊本打算去藍一貴的天和軒轉一轉,都到門口了怎麼著也得進去看看。結果剛走出沒多遠就遇到了一個麻煩。

“對不起啊,老闆我不是故意的。”

看著拽著自己胳膊不肯鬆手的攤主,王東方連忙道歉道。

“不是故意的就行了,要麼賠錢,要麼你把我這畫給買了。”

雖然王東方已經道了歉,但是攤主咄咄逼人不肯鬆手。

“怎麼回事?想碰瓷是嗎”

聽見動靜的劉光齊停下了腳步,看著憤怒的攤主說道。

“你不知道情況就少在哪兒胡說八道,什麼叫碰瓷兒,我好端端的坐在這兒買畫兒,這傢伙上來就是一腳,你瞅瞅把畫兒給我踩的,還說我找事兒,我看是你們找事兒才對。”

攤主瞪著一雙牛鈴大小的眼睛說道,劉光齊聞言打量了打量對方,二十多歲,是個生面孔,面相忠厚,看起來不像是奸詐狡猾的人,而且琉璃廠那些愛碰瓷的人劉光齊都見過,除非對方是新人。

隨後劉光齊又低頭看了看對方的攤位,說是攤位都抬舉他了,總共也就兩三件東西。而且都是畫兒,如果對方是碰瓷的那最佳選擇應該是瓷器,而不是這些東西。綜合這些條件,劉光齊覺得對方應該不是碰瓷的,更像是來琉璃廠賣東西的。

不過這都是劉光齊自己的推斷,具體情況還是得問問王東方再做判斷。

“怎麼回事兒,東方。他說的是真的嗎”

“是,不過我真不是故意的。我當時正在想事情,沒有注意。現在怎麼辦啊”

從沒遇見過這種情況的王東方一臉慌亂的看著劉光齊,剛剛見識到古董價值的他,生怕自己現在踩的就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