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大夫,這有個病歷您籤個字”
“好嘞”
“劉大夫您快去看看六床的病人,他好像有點不對勁。”
“嗯,我知道了,我這就去。”
“叮鈴鈴”在醫院忙碌了一天,伴隨著隔壁學校的鈴聲,劉光齊長出了一口氣,放下了手裡的病歷,拿上衣架上的外套騎著車朝南鑼鼓巷駛去。
“下班了,光齊。”
“剛下班,大爺。”
“吃了嗎,劉大爺”
“吃過了,出來轉轉”…倏地一下,劉光齊就回到了南鑼鼓巷,跟路邊下棋的鄰居們挨個兒問候過後,劉光齊終於是走到了自己家門口。
“哥,你回來了。”一進門劉光齊就看見了劉光天,看到劉光天那紅光滿面的樣子,劉光齊就知道入職鋼廠的事兒肯定是穩了。
“嗯,回來了,看你這樣子事兒辦成了?”
“成了,楊廠長親手給我辦的入職手續。”劉光天興奮的說道,雖然他是青華大學畢業生,到哪兒都是搶著要,但是讓一個管理上萬人的國營大廠廠長給自己辦理入職手續,這事兒不管在哪兒說出去都有面兒。
“給你安排到哪兒了。”劉光齊點頭問道。
“給我安排到了技術科當工程師,負責鋼廠裝置的改進和升級”
“這可真是瞌睡了送枕頭。跟你的專業剛好對口,是一個施展才華的好地方。”
“可不是嘛,我打算過幾天就把鋼廠裡那些鍊鋼裝置升級一下,咱們廠裡現在的裝置都是蘇聯提供的二手裝置,年份太老了。有的甚至是二戰時期的老傢伙了,爐子容量太小不說,效率也低,能耗還大。”劉光齊跟在劉光天身後說道。
“這可是個大工程,你一個人能行嗎。”劉光齊聽後扭頭問道,雖然裡經常寫穿越者憑著記憶一個人繪製了一艘戰列艦或者一家飛機的圖紙,但那畢竟是,事實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說一艘戰列艦,就是一家飛機的圖紙,估計也能裝滿了半個屋子,哪怕它是一架二戰時期的飛機。
你腦子又不是電腦怎麼可能記得那麼詳細。如果說光畫草圖就行的話,那各國的武器裝備豈不是一點秘密都沒有了,隨便拍張照片逆推一下就造出來了。
鍊鋼裝置雖不像戰艦和飛機那麼精密,但也是一個大工程,一個人想要完成鍊鋼裝置的升級改造,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這其中涉及了各個方面的東西,打到爐子的結構小到閥門的種類。
“沒問題,我準備工作早就做好了,再說了大哥書房裡的資料很詳細,我只要照著電腦把圖紙謄抄和補全就行了。”
“那就行,不過這事兒你不能一個人幹,你必須拉上幾個人一起幹。你們技術科應該有不少工程師吧,找幾個順眼的,合得來的把這事兒幹了。乾的時候裝的像一點兒。”劉光齊點了點頭提醒道。
“為什麼啊,為什麼要把好好的功勞分出去啊,你不是一直跟我說出名要趁早嗎。”劉光天不解道。
如果他一個人完成了鋼廠鍊鋼裝置的升級,那他這回風頭可就出大了,絕對是大功一件,畢竟鋼鐵在現代可是支撐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工業嵴梁。
建國以來上級領導一直都很關注鋼鐵產量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前兩年的事情。
現在好不容易有這個露臉的機會,自己大哥居然讓他把功勞分出去,他實在是無法理解。
“這話沒錯,但那說的是在你上學的時候,你現在已經畢業了,正式踏入社會了,沒有了學校的保護,你就得學會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君子慎獨,你才剛剛加入鋼廠,除了要展示你的才華,最重要的還是要跟同事們打好關係,這對你以後的發展有好處。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恃才傲物,不過這種人往往會遭到其它人排擠,如果自身能力不是特別強大,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被排擠的那個。”看到劉光天懵懂的樣子,劉光齊跟他解釋了一下。
“那你當初不也把斷肢再續的名聲攬到了自己身上。”
“這不一樣,當初我發表的論文上面第一個名字並不是我,而是我的老師。只不過是我老師高風亮節,把名聲讓給了我。這才成全了我。你在鋼廠可沒有護著你的老師,所以你必須小心,把那些不重要的部分,分給你的同事,不僅不會影響你的功勞,反而會把你的同事團結到你的身邊。”
“哦,我懂了”劉光天點了點頭,劉光齊都把話說道這個地步,那他這幾年學就算是白上了。
“懂了就好,這是二百塊錢,沒事兒了可以帶同事出去喝喝小酒,聚聚餐。聯絡聯絡感情。想要當總工才能和人脈一樣都不能少。”
“行了,別聊了,趕緊出來吃飯了。今個兒可是光天的好日子,小姑做了一大桌子菜呢。”兄弟倆人說的正起勁,秦淮茹掀開門簾走了進來。
“知道了”…時光匆匆,一眨眼的功夫,日子就來到了62年的年底。
把劉光天弄到鋼廠之後,劉光齊也沒閒著,第二天晚上劉光齊就帶著東西來到了李懷德這裡。
一方面是替劉光天表表態,省的李懷德在工作中給劉光天下絆子,畢竟劉光天入職手續是楊樹榮親手辦的。
從進廠的那一刻身上就打上了楊派的標籤,但劉光齊可不想讓劉光天捲入軋鋼廠的派系鬥爭,最起碼不要在劉光天沒有自保能力之前捲入鋼廠高層鬥爭。
另一方面則是有一些小事要找李懷德幫忙,一個是把小丫頭王國英調到總廠,另一個是個丁秋楠開個上大學的證明。
其實這兩件事兒劉光齊找楊樹榮也可以,但是劉光齊跟他楊樹榮的關係並不像他和李懷德這麼默契,畢竟兩人幹這種事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說話來也方便。
這些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兒,李懷德很爽快的就答應了下來,並且很快就落實了下來,但是中間出了點小意外,因為王國英被調回了總廠,丁秋楠回家複習功課,沒了這兩個小美人的誘惑,劉光齊去機修廠的次數明顯下降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