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

時至五月,天氣終於暖和起來。

下午時分,陽光偏照進衚衕,一半牆面陰,一半牆面陽,恰到好處。

一條老土狗蜷縮在牆角,耷拉著尾巴,安靜的眯眼享受著此時的溫暖。

偶爾有行人經過,它才半睜開一隻眼看看,然後視若無睹地繼續打盹兒。

一個身材幹瘦的中年漢子,拖著黃包車在街上飛奔。

他只穿著件單衣,背心熱得汗溼了一大塊。

傅丘坐在黃包車上,懷裡提著兩個皮箱子,裡面裝的則是鵝城百姓給他這位青天送的土特產。

當然,不是銀元、黃金之類的土特產。

傅丘心中知道鵝城的百姓實在沒油水了,所以稍稍貴重一點的,都被他推辭了。

有些實在不好推脫的,包括幾頂萬民帽,他勉強手下,也算是成全百姓的一片心意。

鵝城的最後幾天。

傅丘是最忙碌的,忙著善後。

一些鄉紳遺留的無家可歸的可憐丫鬟、姨太太們正在尋求新的依靠,與傅丘一拍即合。

他還專門找一棟樓,安置好她們。

又特地花時間,住了幾天,傅丘提出十點環境的整改意見。

一一處理之後,傅丘才放心的離去。

黃包車上。

見得眼前的車伕,傅丘心頭一動,突然開口:“師傅,平時生計還好吧?”

“先生是在跟我說話?”

車伕降低速度回頭問。

“嗯。”

傅丘點頭。

車伕擦了把額頭的汗,笑道:“我就一拉車的,可不是什麼師傅,您太客氣啦。”

傅丘跳過這個話題,繼續問:“平時生意還好嗎?”

“還成,比去年爭得多些。”

傅丘有些詫異:“我記得今天又鋪了一條電車軌道吧?”

相對而言,電車不但時髦又便宜,人們出行應該會更喜歡電車才對。

車伕咧嘴笑了笑:“的確,這電車跟我們搶了不少生意,要不然生意會更好。”

“怎麼說?”

車伕答道:“也不止我一個?這兩年津門越來越好了,也沒有什麼大帥軍閥打進來,大家都過得越來越好了,碼頭都擴大了幾圈,大家兜裡也有錢了,也捨得坐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