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登基這數年,言語盡是冷冰冰的孤,這般自稱孩兒,已許久不得聞。

「聖人可有問過你問題?」

真情流露抱了抱自家孩兒,太后還是將他推開,皇城裡,終究禮數為大。

「問了好多。」

小皇帝想了想,認真的說:

「聖人問我姓名,叫我宣麟,還問我年歲,平日裡喜歡作甚,然後便帶著我爬山摘果,還與我抓蟲子捅馬蜂窩。」

「母后,蜂子蜇人老痛了,不過鮮採的蜂蜜,真好吃!」

說著說著小皇帝又笑了起來,看著自家孩兒燦爛的笑,太后也欣慰的笑了起來,緊接眼圈又紅。

皇帝打小便承壓,這般快樂從未遇過,自己想了許多,可是怎地也未想過,聖人會這般對他。

「對了,聖人說明天讓孩兒一早便去,行完拜師禮,要帶我去看大海吶!」

小皇帝開心的說,終究小不知重,太后卻渾身一震,眼中盡是喜悅,忍不住再次抱住自己的孩子,開心的哭。

得聖人收入門下,孤零零母子,終究與這世間,有了真正的靠山!

又是數年過去,如今的殤國國泰民安,政和令通惹諸國羨慕,書院又與秋月山有大舉動。

便那日四位高逾三十丈的巨大神將抬沉重無比山石,與峰頂砌基,後撞天帝君親至,贈送二層小樓立於上,名曰秋月。

秋月樓內有小空間,景色恬靜,與秀美秋月迥異,便這日起,書院正式開修行路,浩然書院有百名弟子經過考驗入了樓。

未多久陳庭之帶領桃花山二十弟子趕到,盡數入樓。

隨後,天下有志修行者群動,可能入者十不足一,但凡入樓,皆是天驕。

其後數年不斷有弟子入,也不斷有弟子出,學成出樓者最低也是上境煉氣,更有兩位天驕短短時日便入仙途,與修行界闖下偌大名聲。

不過入樓者雖多,卻從未見人上過二樓,有好事者詢問書院教習,教習輕笑說,道行德性全了的,才能入。

解釋的看似明瞭實則糊塗,那位教習其實也是不明就裡,不過世間與秋月二樓倒是更加好奇。

聽聞聖人如今便住在二樓,也不知那裡,又是何等模樣。

時光洶湧如潮,轉瞬已是十八年後,天下無人不知秋月山上書院,弟子遍及世間,教化大道通行,惡隱善揚正道當世。

期間聖人撰寫書籍涵蓋三教九流不下百,刊行世間傳承天下,販夫走卒閒暇休息也喜手拿一本拼。

如今咬文嚼字已成風氣,書卷的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與全民開智,終究做到。

世人評價當世聖人無二,古聖也不可比,遂有名士大儒尊稱柴天諾為夫子,聖人高高在上,終究不如夫子親切。

這般言語一出,未及多久聖名消,夫子之名世間盡知。

柴天諾與秋月二樓望天下,輕笑,所見之處已然清晰,欲乘風去,心中卻有憾。

當年重九,一桀驁青年穿綢衣,騎高頭大馬衝過問心路直入書院,與文武兩道挑戰天下良才。

其時書院精英正遠赴他處遊歷,院內學生無人可敵,惹得其大放厥詞:

「狗屁書院,千萬人盡是愚夫。」

有仙家境界教習氣不過教訓他,惹得他又放厥詞:

「狗屁書院,便只會以大欺小,無有一人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