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試錯(第1/3頁)
章節報錯
下午六點多的京城車流不息,許正一行人驅車趕到十年前放置杜美娟男友宋浩屍體的殯儀館。
這家殯儀館和八寶山一樣都是市屬殯儀館,規模雖然相當較小,但也有六七個告別廳,整體是仿古建築,看著相當有檔次。
十年前,宋浩的後事處理人正是杜美娟。
這個女人在自己男友車禍死亡之後,自己拿錢準備給其舉行一個告別儀式。
據案宗記載,她在醫院確診男友死亡之後,聯絡其家人,得到同意之後立即聯絡殯儀館派車把男友屍體送到殯儀館。
並且還給他花費一條龍C套餐,價格:14800元,其中特意選擇豪華爐。
十年前的辦案單位在調查殯儀館的時候,發現這兒的監控並沒有覆蓋全部建築,而且這家殯儀館因為是仿古建築。
最高不過三層,安置屍體的地位,位於一處大平房。
當初警方只發現一扇窗戶有撬動的痕跡,但並無指紋和屍體衣服氣味殘留物,當時認為這是犯罪團伙透過撬掉窗戶,偷偷進入,搬走屍體。
但這種猜測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因為搬運屍體,即便是使用裝屍袋,那麼在窗戶中也會有拉扯的痕跡,但是現場並沒有。
也沒有其他人鑽進窗戶留下的痕跡。
人畢竟是吃五穀雜糧的,只要鑽窗戶,必然會留下一絲氣味,這玩意雖然看不到,但是現在的儀器可以識別出來。
所以,許正大概假設,最後想到了無人機搬運屍體的可能性。
只是來到殯儀館,找到當年存放宋浩屍體的平房,他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搞錯了。
他剛才查了查,十年前無人機行業,拿大疆御6來說,雙手長的機型,最大載重十斤,一個成年人體重去150斤左右。
要想從殯儀館平房窗戶處把屍體運送出去,大機率需要15架無人機同時協同作業。
再算一架無人機四十厘米,15架就需要6米的區域範圍。
載重更大的無人機也有,像那種噴灑農藥的無人機,最大載重50公斤甚至更多,但同樣這種機型機翼展開,根本飛不進窗戶。
本來按照他的猜測,只需要四架無人機,載重40斤左右,體積還不能太大,只要佈局合理,協調作業的情況下是有可能搬運起一個成年人。
但當年還沒有這種資料的無人機,要嘛體積小載重量小,要嘛體積太大鑽不進窗戶。
不過許正的這種思路給閆老提了一個醒,他沿著平房走了一圈,又讓隨行的市局特警無人機小隊,派出一架無人機升空觀察殯儀館環境。
“小許,無人機行不通的話,其實還是有辦法的。”閆老指著60CM乘40CM的窗戶,“其實還可以用滑索的方式把屍體偷運出去。”
許正看著殯儀館平房的佈置,確實有很多地方可以固定繩索,其中安置屍體所用的冰棺便可以使用。
同時在平房窗戶外面安置好繩索另一頭,這樣的話,完全可以不用爬著窗戶鑽進來,只要衣服和身體不接觸窗戶,那麼基本上留不下什麼氣味。
至於平房內的氣味,怎麼說呢,這兒可是放置屍體的地方,除了人來人往的因素,還有消毒水、屍臭、冰棺那種腥臭的味道。
根本沒辦法提取到偷屍團伙遺留下的氣味。
眾人這次沒有做實驗,討論過幾句,便確實這種滑索的可行性,只是現在屍體怎麼搬運出去的有了結論,但是對破案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因為滑索不像無人機,前者可以用各種繩子,後者倒是可以透過銷售記錄來調查購買者。
可惜,人家並沒有用無人機。
更可惜的是,殯儀館的攝像頭並沒有覆蓋住這一片區域,至於殯儀館周邊的監控許正感到無語,因為這兒只有一條平房路。
而且平房路兩邊全是二米多高的圍牆,三公里長的馬路上根本沒有一個攝像頭,也沒有什麼公司和商店。
再說殯儀館東面是大片陵園,那兒也沒啥攝像頭,完全可以從這裡穿越過去。
“看來想從這裡找到線索是很難了。”許正很快認清事實,建議道:“閆老咱們先回去,繼續接著討論怎麼樣?”
閆老倒是沒失望,他見許正依然鬥志滿滿,開玩笑道:“你現在是專案組組長,我是你手下,自然得聽你的嘍。”
“哈哈,那咱們先回去。”這次市局諸位領導辦事非常給力,一天時間,便透過了以許正為首的臨時專案組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