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鎮,郭明柱十年前居住的平房小院,位於鎮郊,不過現在附近發展起來,曾經的平房也蓋成了三層帶院的別墅。

許正他們這次趕過來,是準備在這裡掘地三尺。

從市政汙水排放部門查到,這一片的下水道,在這十年間,並沒有做過大清理。

所以,為了查詢郭明柱殺害孩子孩子。

分骨之後留下的一點點碎渣,許正他們還是決定在這兒挖開下水道。

雖然希望不大,但萬一找到一點兒線索呢。

這也因為他們在郭明柱津市的家裡已經搜查過了,並沒有發現與案子有關的線索。

最後眾人不得不聚集在雷山鎮,一波人走訪十年前所有登記在案的雷山鎮居民。

另一波則是指揮現勘和痕檢的人在雷山鎮派出所的支援下,對郭明柱十年前住過的院子下水道進行全面挖掘。

這兒的平房變成了三層小樓,但是他們這裡院子外面的下水道卻沒有翻建過。

還是十幾年前市政工程統一修建的下水道。

可惜,院子裡面的下水道主家在翻蓋房屋的時候重新翻建過。

當年他們從下水道撈出來的垃圾早就扔進了垃圾桶。

現在許正他們只能希望翻開這一片的下水道,能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這是個大工程,全長四百米的下水道要全部清理一下,其他垃圾不要,只要骨頭。

許正和閆老來到這裡的時候,這兒已經乾的熱火朝天,聘請的工人鑽進下水道,抽出這段下水道的水之後,開始抽淤泥。

然後把淤泥沖洗乾淨,裡面的一點點骨頭渣子都得篩選出來。

當然,淤泥裡最多的還是小石子,畢竟下水道都在馬路下面,一下雨,雨水裹挾著小石子沉澱在了下面。

因為挖出來的淤泥太多,又是白天空氣炎熱的時候,痕檢的工作人員直接現場辦公,在活動帳篷下,忍著惡臭努力工作。

許正不是第一次見這種大面積翻找線索的現場作業,但這次,他覺得有點懸。

因為沒有證據可以顯示郭明柱是在這個小院處理的孩子。

但就因為沒有證據,所以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所有辦案人員也都願意搜一遍下水道。

閆老盯著烏黑的淤泥,不理會空氣中的腥臭味,「小許,不能把希望放在現有的調查上。

你還需要想出更好的方法,要不然,這個案子很有可能變成夾生案。」

許正看到閆老把他當成偵查這個案子的領頭人,他心裡苦笑,案子到了這個程度,除非找到證據或者證人。

當然,最好最好的結果就是找到梁歡這個人販子。

「閆老,您說像郭明柱這種人當年誤殺了第一個孩子,那麼第二個孩子還能再誤殺嗎?」

閆老扭頭,臉上閃過遲疑之色,「你是說,第二個孩子不是郭明柱殺害的,而是另有其他人...嗯,你說的也有道理。

他第一次沒有看清袋子裡的東西,按照習慣直接摔了下去,那麼第二次...

不對,按照資料上推斷,他在事發後不久,就停止了擺攤賣狗肉。

那如果第二個孩子不是郭明柱所殺,就有兩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