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換個角度試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班之後,許正的小組成員進行了第一場會議,會議地點選擇了派出所院子的一角空地,擺著一個大面板,一張桌子還有幾個凳子,扯了一根電線,把電燈和電風扇支愣起來,在擺上一臺膝上型電腦,齊活。
沒辦法,不能打擾到其他同事辦公,所裡其他辦公室又都有人用,安茹的辦公室許正倒是可以用,但是副科級的辦公室面積按照國家規定不能超過12平方米,這麼小的地方要是再站滿6個人,太不方便了。
許正看了看自己的隊員們,文婕含笑點頭,一臉肯定;牛攀攀很支援,還拿出一個筆記本準備做個好學生;楊常樂倒是不以為然,他其實是礙於情面過來的,全域性這麼多人都沒發現線索;閆桔和李彎彎都是躍躍欲試,恨不得立馬找到線索,逮住這個兇手。
“案情和錄影大家也都看了好多遍,現場也走過,該查的結果咱們也都查了一邊,一切證據都顯示這就是一起意外車禍。
但咱們聚集在這裡,就是為了找到證據推翻這一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準備分組。”
許正現在作為小組長,準備安排好組員對他心裡的一些疑問去進行調查,然後再集體討論下一步的調查方向。
“死者今年26歲,只有2年的工作經驗,刑警隊沒有查到她上班期間和人有過矛盾,那咱們就查她的學校,長明市師範大學,看她在校期間和誰矛盾最大,常樂你和桔子去師範大學進行摸排,最好把死者同學都詢問一遍,重點問一下和死者有矛盾的人。”
楊常樂有點不情願,“她大學上了四年,再加上大學畢業後同學們肯定散開了,全都查一遍七天時間都過去了。”
這也就是平時一塊玩的,要是換個人許正還真得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耐心解釋了一下,“其實很簡單,你們只要聯絡他們的輔導員或者班長,有了通訊錄,其他不就好辦了嗎?”
然後不待楊常樂有反應,轉而對文婕說道:“咱倆明天上午先去死者家裡解釋一下咱們這個專案小組的特性,省得他們會對局裡產生誤會,然後咱們再詢問一下他父母,死者3年之前和誰有過矛盾。”
最後對牛攀攀和李彎彎說道:“你倆還是重點排查一下現場,看看有什麼可疑的地方,還有把路邊店鋪的攝像頭錄影如果有儲存30天的就採集回來。”
路邊飯店的攝像頭一般都是儲存15天,15天一到系統就會自動覆蓋之前的錄影,但也有的能保持30天,只是安裝的比較少。
李彎彎有點好奇,“師兄,你安排的任務刑警隊不是都調查過了嗎?”
許正還沒解釋,文婕就笑著說道:“刑警隊查的都是近一兩年的事,小正這是做有罪推論,既然一兩年沒有矛盾的人,那就往前查,只是這樣時間會拖的久,小正,你可只有7天的時間。”
破案,有時候就是在千絲萬縷中只要找到一個點,可能就能把這團麻給解開,但現在就是沒有頭緒,許正用的也是笨方法。
“我這也沒辦法啊,我想了無數種可能,就沒想到如何把硬幣在那一時間點投到路邊,我也懷疑兇手就在附近算好了時間,但結果你們也看見了,附近的路人包括公交車上的人都查過了,他們生活中和死者是沒有交集的。”
楊常樂長長嘆了一口氣,“難呀,你們說兇手不在現場,那他能不能在遠處用望遠鏡盯著這裡,至於硬幣,或許他弄了一個定時裝備,到點硬幣就出來了。”
牛攀攀“哼”了一聲,“那條路都是梧桐樹,你家望遠鏡能穿透樹葉呀?”他對楊常樂的消極態度有點不瞞,先不說大家的關係,就是普通案情你一會說這不行,那不行,打擊軍心不知道嗎?
此時許正摸著下巴卻是點點頭,“我也想過兇手在現場放了一個針孔攝像頭和遠端遙控裝置用來彈射硬幣。這也是最合理的解釋了,但是我在現場也搜查了十幾遍,甚至連旁邊的大樹我都爬了上去,可惜,一點線索都沒找到。”
這個觀點刑警隊那邊也有懷疑,可是和許正一樣,出事後封鎖現場,兇手這時候根本不可能去拿回這兩樣東西,刑警隊也搜尋了好久,還是沒有發現。
只能把這個觀點放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