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康自中進士以來,就被安排在翰林院供職,只是個待詔,名聲好聽,俸祿很低。

上午,院使把他和同僚吳叔同叫去,告訴他倆,下午皇帝要見他們問策,讓他倆準備準備。

兩人激動的幾乎要哭出來,這麼多年的待詔,終於等來了見皇帝的機會,這是仕途遷升的契機。

中午,在衙裡公廚用了餐後,王德康回了自己的公事房。

看到吳叔同,腦袋紮在書堆裡,嘴裡默默讀著,不禁笑道:

“吳兄,憑你的學識,必會對答如流,不用那麼緊張。”

“德康,這可是皇上第一次詔咱倆,聽說皇上學識淵博,我真怕自己”

“吳兄,若說別人有失聖望,我信,但你不會。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用餐,要不下午該提不起精神了。”

良久,王德康看吳叔同還在那裡翻書,無奈搖了搖頭。

下午,院使帶著他倆入宮。

此時的王德康還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女兒已經中毒了,他剛走,王趕就來找他。

他跟吳叔同在宮門口簽了名,檢了身,被帯到宮裡。

兩人在大朝會的時候也來過宮裡,只是官小人微,排在最末,也沒往深宮裡走過。

此刻兩人大氣不敢出,更不敢東張西望,緊緊跟著前邊引路的小太監。

到了皇上處理政務的乾清宮,小太監讓他倆在門口等著,自己進去通報。

兩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兒不敢動,等了好久也不見人來傳。

忽見一個大太監急匆匆走來,穿著紫色圓領窄袖袍衫,傲慢的瞟了兩人一眼,便急急進了乾清宮。

兩人對望,吳叔同悄聲說:“好像是怡寧宮的大總管,安喬。”

怡寧宮是安太后的居所,安喬深得太后信任,他本姓喬,後被太后賜安姓,改為安喬。

朝中大臣可以不認識乾清宮的大總管張德,但不能不認識怡寧宮的大總管安喬。

安喬在太后身邊多年,也沾染了太后的威嚴。

不一會兒,只見皇帝大步走了出來,後邊跟著一群人,其中就有張德、安喬、還有剛領路的小太監。

兩人想上前見駕,被幾個太監推搡著靠了邊,皇帝就這樣目不斜視,匆匆忙忙過去了。

怎麼辦?兩人不知該走還是該留。

又等了許久,見有宮女太監經過,兩人趕緊問皇帝去哪?能否回來?完全沒了先前的拘謹。

宮女太監直搖頭。

眼看下午快過去了,天氣依然很熱,兩人站得時間長,又渴又累。

尤其吳叔同,中午沒有吃飯,現在飢腸轆轆。

咬了咬牙,王德康道:

“看起來皇上有事,忘記咱倆了,咱倆走吧。”

“這這這能行嗎?要不,再等等?”

又等了一會兒,王德康一跺腳:“走吧。”邁開步子就往宮門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