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茯苓聽到十三這話,詫異的多看了他幾眼。

十三向來是個冷麵的人,被趙茯苓這麼盯著,臉上也沒什麼表情。

趙茯苓沒看出什麼別的情緒,就知道他還是公事公辦,光想著承擔責任而已。對銀杏產生感情什麼的,完全不存在。

但兩人每次見面都只是在屋中靜坐,這有什麼好承擔的?

銀杏還要謝謝十三呢。

趙茯苓便說:「不必如此,你若是不屬意她,為了她的清譽卻要娶了她,算在銀杏那邊不是恩將仇報了嗎?況且銀杏被賣入青樓這事,也就我們幾人知道,沒有什麼影響。」

十三是李京墨的親衛,還有著正兒八經的四品武官頭銜。

這樣的人,便是求娶官小姐,也有人上趕著的。

銀杏是趙茯苓的人,趙茯苓以後當然會給她安排妥去處,但沒必要就這麼賴在十三身上。

十三選擇權很多,這次只是為了保護人才出次下策,趙茯苓主僕還要感謝他呢。

真沒必要「恩將仇報」了。

再者,銀杏願不願意嫁,也是需要過問的。

趙茯苓直接替銀杏回絕,十三默了默,倒也沒再說什麼。

他剛一出門,郭洄就從外面小跑了進來,進屋後直接問道:「趙姐姐,你們說什麼呢?」

「一點私事。」趙茯苓打量著她,問道,「你今日上街了?」

郭洄點了頭:「去街上轉了轉,感覺兩堰比臨安亂多了。」

臨安只是後來遇到些事,所以才混亂了些時日。但平時的時候,百姓安定過日子,城中巡邏衛守也各司其職。

不管出了什麼爭執,也有官府出面。

但如今的兩堰,就像是群龍無首的三不管地帶。郭洄今日都看到三起互毆事件了,其中一場還打死了人,也沒有官府的人來管。

反正這地兒就像是被官府捨棄了一樣。

趙茯苓聽得很沉默,直到芍藥和銀杏兩人進來了,她才打起些精神。

郭洄看著兩人,笑嘻嘻的問:「這就是那兩位姐姐?」

趙茯苓便也跟著笑:「是,個兒高的叫銀杏,這是芍藥。」

芍藥見郭洄看她,條件反射的半垂了頭,把臉上那道疤藏住。

趙茯苓嘆口氣,將她喊到身前來說:「我已經叫人幫你買藥了,這疤以後能去掉的。」

芍藥「嗯」了一聲,但心中沒報多大希望。

倒是郭洄,在旁邊說道:「這道疤不難看呀,那些上戰場的大將/軍,各個都有疤呢。這都是他們戰功和榮耀的證明。」

就連李京墨,也是受過傷留了疤的,只是沒在臉上而已。

芍藥知道這話是為了寬慰她,便只抿著唇笑了下。

經歷了這麼一遭,這個小丫頭倒是不怎麼愛哭了,可性子卻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銀杏倒還算穩重,和郭洄笑說了兩句話,才看向趙茯苓道:「姑娘,奴婢有事與你說。」

趙茯苓知道,是關於那兩隻玉佩的事,她點點頭,示意郭洄是自己人,不必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