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陽城中談這件事時,李京墨並沒有一口應下來。

因為當年「賀毅子孫不入仕途」這話可是賀駙馬親口答應的,也是先皇過了明路。

如今他老子才駕崩沒多久,他也還沒登上皇位,就這麼接受了大長公主的示好違背先皇旨意,恐怕有些不太好。

建陽大長公主也知道這個情況,便私下裡,只說叫她小兒子跟著李京墨來幫忙。

也就是這位年輕的賀先鋒。

說是來幫忙,進了戰場上廝殺歷練,那以後便是光輝靚麗的軍功。

若是立了大功,以後功過相抵,再入朝堂不就很理所當然了麼?

李京墨也預設了這件事,於是就叫對方跟了上來。

不得不說,雖然沒有機會上戰場,實戰經驗不足。但賀駙馬將他教養得極好,以後也絕對是個好苗子,看帳中幾個指揮使對他的喜愛程度就知道了。

老陳還總想把這賀先鋒扒拉到他麾下去,若是文德也在,恐怕更要使一番手段。

可人家是長公主之子,以後只要立了功,最次也得是個小郡王。進他們北府軍,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皇室子孫的,和他們可不一樣。

眾人就看著李京墨,想聽聽他要對賀先鋒說什麼。

賀先鋒也有些好奇,心道李京墨難不成要改主意,想直接叫他及其他兄弟來入軍營嗎?

誰料李京墨只是看了他片刻,就問他:「想不想去臨安?」

賀先鋒有些發愣,一時不知去臨安做什麼?

就處理那個蓮月教的事?可李京墨不是已經派了一位指揮使了嗎?

見賀先鋒有些猶豫,李京墨說道:「蓮月教並非你們想象的那般簡單,若臨安已經亂了幾遭,兩堰又是他們的發源地,那麼中南一帶必然都已淪陷。想要重新收復,很需要本事。」

這就和直接攻佔皇城不太一樣了。

北府軍和朝廷禁軍的戰事,都是在李京墨的統帥下,想要出頭其實機會並不是很大。畢竟上頭坐著個這麼驚才絕豔的主帥,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也不多。

但若是去臨安,那可就不一樣了啊!

收復一城那就是一城的功勞,若是在那兒紮根穩了,以後也好展開仕途。

雖然剛去肯定有難度,可這不就是明晃晃的鋪路嗎?

這是李京墨在給賀先鋒送機會。

沈遲去嶺南,李京墨就是這麼做的。

一來給他便利庇佑家人,二來就是給沈遲鋪路。

賀先鋒自然也很快明白了過來,他總覺得自己這樣靠關係搶佔機會有些令人不恥,可若要快速開啟局面,去臨安倒是個很好的選擇。

只是到底年輕,麵皮子還薄,此刻便有些不好意思。

李京墨卻很直接:「臨安的局勢並不輕鬆,甚至可能比我們這邊還要複雜,所以你要面對的問題絕不簡單,不能掉以輕心。再者,我本就有意派你去臨安,因著除去公事外,還有私事要你辦。」

下面的人頓時就明白了。

什麼私事,必然還是自家夫人的私事。

賀先鋒到底是佔著皇親的關係,還是自家殿下的親表弟呢,與夫人相處方面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