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番外1:走上正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典過後,趙茯苓入主中宮。
她帶著自己的婢女從杜府搬了出來,連同孩子奶孃,一起帶到了坤寧宮去。
銀杏順理成章的又回到了趙茯苓身邊。
這丫頭進入宮中大半年,替李京墨做了不少事,也歷練出了一番本事。
桃兒雖然能力出眾,可乍然進入宮中,還是有些不適應。銀杏過來幫忙,正好能幫幾個丫鬟補補缺漏。
宮中並無后妃,只有些以前的太妃和公主。
早在李策在位的時候,這些太妃就搬去了西六宮,所有人擠在一個地方,每日吵吵鬧鬧的過日子。
趙茯苓進來,這管理後宮的事就都交在了她手上。
等到趙茯苓查完賬後,卻被嚇了一跳。
因著先皇喜愛美色,宮中經歷了好幾次大選。雖然說后妃並未誕下多少皇子,可妃嬪和公主卻不少。.
而且除去半吊子李策外,正統的大齊皇帝都是明君,便是好色也不耽誤做正事,許多殘忍無道的律令也全部廢除了。
無子后妃陪葬這一條,就早早的廢除。
所以先皇去後,膝下無子女的就削髮為尼,有子女的便在後宮住著。可不管是去了哪裡,養活這些人的錢全都是皇宮出。
李京墨上位,再如何節儉持家也不能虧待了先帝后妃和子嗣,這樣於名聲有礙。
趙茯苓便覺得很頭痛。
大齊在李策的折騰下,已經是入不敷出,李京墨還要整頓軍隊和安撫戰亂後的州城,便是想做些什麼來,也困難得很。
趙茯苓頭痛完畢,花了好幾日時間,將所有東西整理出來。
宮妃很多,需要伺候的宮人更多,零零總總下來每筆都是支出。
趙茯苓和李京墨商量過後,決定把宮中年滿二十二的宮女全部放出宮。又將每三年一次的大選改成五年,一年一次的小選直接廢掉。
這規矩原先是主要為了給皇帝選秀,但李京墨無心女色,一直守著趙茯苓一人,這大選便都成了擺設。
可宮中選秀也不光是選妃子,還要選一些宮女進去伺候。
但宮中人口趨於飽和,這頻繁選宮人就不必了。
兩人如此計劃過後,趙茯苓又召了許迎蓉幾人進宮,一起商討這等事宜。
許迎蓉覺得可行,紀晚娘則想的更加周全些:「大部分宮人只學會了伺候人,突然離宮又無一技之長,怕是要被逼入絕境,不如在宮外也給他們安排個好去處。」
趙茯苓挑挑眉:「我看你是有些打算,儘管說來聽聽。」
紀晚娘就笑著說道:「我開的酒鋪,怡悅妹妹開的雜貨鋪,還有迎蓉開的胭脂水粉鋪不是都需要人?我的鋪子走上正軌後,我還準備開武館,教導女子習武呢!朝廷如今准許女子入伍,有不少女兒家都想習武傍身。」
這些東西只要操辦起來,就都需要人手。
只是因著宮人以前伺候過貴人,行事會有些顧忌,加上如今女子的思想並未完全轉變過來,只想著年紀大了能夠嫁人最好,並未想著如何弄出自己的一番營生。
這與紀晚娘及趙茯苓最初的設想,背道而馳。
所以紀晚娘希望,趙茯苓能帶頭出面,引導這些女子。
趙茯苓想了想說:「那這樣說來,其實我們更需要幹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