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年少慕艾
章節報錯
芸太后一聽文鳶提起那位趙大學士,就沉下了臉。
關於趙修明,主僕兩都有些說不出口的心思。
文鳶倒是很坦蕩,趙修明施恩於她,她欣賞對方的學識、風骨,仰慕對方的品性、德行,所以即便二十年過去,也依舊心懷感激和惦念。
但芸太后不同。
她的人生一直順風順水,便是進宮要和那麼多的妃嬪爭鬥,卻從未落於下風。
就連當初的杜皇后,都要避她鋒芒。
唯獨這個趙修明,是她人生中最大的絆腳石。
上京中無人知道,芸太后少時未進宮前,也曾偷偷的喜歡過一個人。
那人不說文人風骨如何,家世又如何,單是那張含笑清朗的臉,就讓她惦記了許久。
芸太后從不避諱自己喜歡美男子的事實,可當時對趙修明的喜歡,卻並不似如今這般膚淺。她暗自傾慕那人,越瞭解的多越難以自拔。
只是年少時的情感還未說出口,她就接到了進宮為妃的旨意。
芸太后自小被驕縱著長大,從不知違逆抗旨是何物,只知道人生在世,做事便要順從心意。
她順從自己的心意去尋趙修明,明確的告訴對方,自己喜歡他。若是趙修明願意,她可以舍下一切,隨著趙修明走。
那時趙修明還很年輕,大概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直白的姑娘,愣過之後,便是微紅著臉拒絕。
他雖年輕,卻並非不清醒。
一個即將進宮為妃的姑娘,怎能和他有所牽連?
更何況,他們兩人如今只是第一次見面,連了解都說不上,又談何喜歡?
趙修明的婉拒將芸太后的自尊心擊了個粉碎,她頭一次嚐到了挫敗的滋味。
本以為這人只是沒開竅,可誰知她進宮剛滿一月,就聽說那位考取功名,與自己的青梅定下了婚約。
一個名不經傳的女人。
七品小官的女兒,除去一張臉,實無出彩之處。
可他們成婚後卻恩愛無疑,趙家老夫人也對這個出身低微的兒媳無所不滿,反而在上京圈子裡處處誇讚長媳的好。
便是後來,他們膝下只有一女連點香火都沒有,也從無人說過那女人的不是。
芸太后怎能不怨憤,又怎能不嫉妒。
可她萬萬沒料到的是,後來的趙修明,再次成了她的絆腳石。
宮中皇儲一事,他是最堅定的太子黨。哪怕太子死去,他也不改初心的支援太子胞弟七皇子。
芸太后膝下的三皇子,從未進入過他的眼中。
便是臨死前,也負手在後,帶著一身傲骨和傷痕,看著她說:“三皇子殘害手足、不仁不義,如此德性之人,怎堪為君?”
他雖死,卻從不改自己的意願。
這麼一個人,像根扎進她心中的刺,拔不出來又消化不掉,永遠在身體裡隱隱作痛……
芸太后許久不回想過去了。
如今再提起那人,只覺得頭又痛了起來。
她煩躁的對著小宮女擺手,將人打發出去後,才冷著臉說道:“以後在哀家面前少提他,死了這麼多年,還不安分。”
譏諷完後,芸太后又斜著眼看文鳶,道:“你總說趙修明對你有恩,但年少慕艾,那般出色的男人,你難道就只有感恩,從未動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