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降世 第七章 才子難斷家務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祁鎮看著張太后心裡有點害怕,雖然已是一國之君,當朝天子,可回想記事以來,雖然多次去長安宮看望胡姨娘,但是這並沒有改觀,一直以來,張太后看自己這個孫子,就有一種看外人的感覺。
“不知道太皇太后叫孫兒所來何事,又為何連三位師傅也一起叫了過來。”朱祁鎮雖然心裡來到寢宮偏殿以後一直很不舒服,但還是硬著頭皮把自己的想法問了出來,內心深處隱約猜到可能跟王振有關。
行完禮,見張太后也不回答他的問話,朱祁鎮就很自然的站到了張太后的身側。
張太后見人都到齊了,便吩咐王振:“你先出去,哀家跟皇上和眾大臣有事要說。”
王振跪在地上,聽到這話,額頭上的汗消了不少,道了一聲遵命,走出了大殿,站在寢宮外邊,王振臉色陰晴不定,心裡對何文淵父子的恨意在心中滋生,這次能不能活下來就看皇上還器不器重咋家了,要是活下來,一定找機會弄死他倆。
偏殿內,張太后端坐在鳳椅上,朱祁鎮面朝張太后立在其身旁不遠處,臉上露出思索之色,如此鄭重其事,看來太皇太后對於王振今天是抱了必殺之心,之前王振結黨也是自己縱容所致。
楊士奇高興不已,他原本被王振氣的不輕,因為自宣德朝以來,內閣的權力愈發強勢,皇帝的旨意也可以駁回,每個命令都是內閣擬議過後才能施行,王振的所作所為導致了內閣威嚴受損,這是不能容忍的。
五位大臣站在東面,表面上看起來都誠惶誠恐,實際上內心深處早已被喜悅替代,張太后歷經四朝,被稱作一代賢后,今天如此行為,王振能不能活下來都兩說。
張太后鳳口微張,與五位大臣一一回憶曾經過往,對每個人都大講輝煌功績,每人皆有獎勵之詞。
完了讓侍女端了一杯參湯,坐在鳳椅上就這麼一口一口的品味著,偏殿內寂靜的沒有聲響,除了張太后喝參湯的聲音什麼也聽不到。
朱祁鎮眼看著張太后把參湯喝完,看向了他,朱祁鎮知道,今天的正題來了。
“皇上啊!哀家今日找你們過來就是想念起了先朝那段飄搖的日子,大明能有今天的盛景有多麼不容易啊!不容易。”
說到這,張太后笑了起來,停頓了一會,突然神情變得嚴肅,眼神裡殺機浮現,接著對朱祁鎮講道:“此五人都是你父親和你爺爺先朝所簡用的忠直之臣,你少年天子,意氣風發,但是畢竟年幼不知朝堂的二三事,國家大事你每行必須要跟幾位大臣商量著來,不是五位大臣贊成的事,是絕不能做,決不可行!”
說完,張太后看著朱祁鎮,眼睛盯著一動不動,對於這個孫兒雖然不喜,但是畢竟是血脈至親,更是大明天子,一國之君,還是有所期待。
朱祁鎮跪伏在地,先是磕了三個響頭,然後上身挺直,跪在地上看著張太后道:
“太皇太后,孫兒知道該怎麼做了,謝太皇太后教導。”
旁邊五位大臣,見皇上跪倒,也趕緊跪下,口中齊聲高呼。
“太皇太后英明!”
“都起來吧,皇上你跪下幹嘛,你現在是一國之君,只有別人跪你,哪有你跪他人,就算我是你奶奶,你也是君。”
口中答“是”,朱祁鎮和五位大臣站了起來,接著太后臉色好看了不少,招了一個侍衛過來,吩咐一聲,不一會,就見王振再次走了進來,跪伏與地。
張太后眼中的殺機不加掩飾,跪在地面上的王振再次流起了汗。
張太后顏色頓異,對著跪著的王振怒斥道:“王振,你是先皇帝給皇上選的伴伴,作為一個太監,你伺候皇上起居多有不當,今當賜你一死。”
立時,張太后身邊持著刀劍的女官走上前來,把刀劍加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王振趕緊磕頭不止,上下浮動中,刀劍給王振的脖子劃出了幾道印記,流出了鮮血。口中顫顫巍巍的求饒道:“饒命啊太皇太后,奴才該死,奴才萬死,求太皇太后給奴才一個改正的機會…”
朱祁鎮心有不忍,如今十歲的他,在宮廷之中,從小到大,陪他最多的就是王振,內閣權力甚大,自己才放任王振干政,如果今天王振死了,一切就回到起點,朝廷中文臣和閣老們的力量將擁有左右自己皇權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