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帶頭之下,幾人恭恭敬敬行了幾個大禮。

「不入佛門並不代表沒有慧根,佛度有緣人,不必拘泥於世俗規矩,不過既然悟得佛法,還望你們日後能夠秉持正道之心,可殺不可妄殺,可入魔不可成魔,修行世界,佛法也不過是一種手段。」頓了頓,老僧面帶滄桑道:「但佛是一種信仰,希望你們有一顆向佛之心。」

「大師,我不知何為佛,甚至沒有進過寺廟,更沒想過要修佛,但今日,我們為佛所救,又得此造化,我趙雲起誓,即便無向佛之心,也絕不會成墜魔之人。」

「我也是!」

「我也是!」

幾人紛紛應允,老僧微微點頭,「此去往北,有幽州,幽州有大度寺,你們若是有緣去那裡,可以今日所悟之法凝聚武道之相。」

「大度寺……」趙雲記下了這個名字,總覺老僧是有意讓他們去那裡,道:「出了常山,一定去大度寺拜訪。」

老僧含笑看向董杏兒道:「你與杏林神醫董奉是何關係?」

董杏兒略感意外,道:「正是我爺爺。」

老僧嘆道:「董先生一生醫術高超,救人無數,可謂功德無量,沒想到今日,他的孫女,竟悟到了大悲經,看來必定是要繼承衣缽,真是蒼生有幸,世上又要多一位神醫了。」

「不敢當,我只是不想看著在意的人離我而去,沒那麼多想法。」

「這並沒有錯,身邊人都不在意,又怎會在意他人。」

「大師,你認識我爺爺?」

「曾有一面之緣。」

「你們還見過?」董杏兒腦子飛轉,她爺爺好像沒跟她提過和尚的事。

「大師,敢問大悲經,我該如何修行?」

「大悲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悟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做,我相信,你不會埋沒了它。」

老僧手指微動,那節懸浮在他身前的佛之舍利光芒四溢,眨眼間化作九根晶瑩剔透的長針,老僧取出一塊碎布,將九根長針包住遞給董杏兒道:「超脫經出世,佛之舍利沉寂,但其畢竟是得道高僧的遺留,蘊藏著慈悲之心,用來行針治病,效果應該比銀針要好些,我將其贈與你,希望你不負大悲經之名。」

老僧話裡話外,還是希望董杏兒能夠行大善,這讓她很猶豫,畢竟自己想要學醫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天下蒼生。

「姐姐。」趙雲勸道:「既然是大師所贈便收著吧。」

董杏兒點了點頭收起骨針道:「多謝大師,日後醫道有成,力所能及之內,一定多行善事回報此恩。」

老僧欣慰的點了點頭,看向其他人道:「大魔經,大殺經,大威經同時出世,福禍難料,殺念魔道威勢,都是極端,一不小心萬劫不復,你們日後修行一定不要落下對佛經的感悟,否則極容易墮入無邊黑暗。」

高順幾人行禮,齊聲道:「謹記大師之言!」

老僧最後看向小魔女,目光中略帶憂色,道:「冥古時期,有巫,好用咒術,可於百萬裡之外取人性命,無所防範,甚至有神被其咒死。後諸神畏懼,共伐巫族,一戰隕神二十八,成冥古最大慘案。再之後,巫族隱世不出,諸神也不敢逼迫太深,就此罷過。」

小魔女不大聽得懂,趙雲卻是心臟狂跳,冥古時期,那算是玄界開天闢地之後的第一個階段,諸神起,風雲變,那時候天底下可是有很多神。

「巫族拜月,拜的不是明月,而是暗月。有傳言,暗月武脈出現之時,便是巫族出世之日。」

聽到這,小魔女再笨也猜到什麼,道:「大師的意思是我是暗月武脈?」

「不錯,巫族出世,諸神顫抖,如今諸神不存,巫族恐怕也沒

有當時恐怖,但依舊不可小覷,其出世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難以預料。如今你明悟大月經,若是迴歸巫族,許會忘記前塵種種,望你到時候能記得此時身邊之人。」

蕭無月看向趙雲,「我不會忘了他的!」

老僧嘆息,沒再說什麼,內心中卻隱隱有一絲不安。

趙雲想到什麼,問道:「大師,之前在錯蹤林中,最後出現的那隻龐然大物,真的是霸王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