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百萬火急(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兩人來說今天的安全警報都是鮮有的經歷。
太空航道聽起來比曾經大氣層內的民航航道要更為危險,畢竟光是地月之間的距離就是三十多萬公里,在空曠無垠的太空中真要出點什麼事情,那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但實際上從吳剛號升空,到鳳鳴系列反重力民用浮空船逐漸取代飛機成為主要的民用航空飛行器之後,不管是大氣層內還是大氣層外的航道到目前為止還保持著零重大安全事故的好成績。
這大半要歸功於基地在設計浮空穿梭船各項安全冗餘設計。
起碼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艘船在太空航道上出現事故,奪取了人的生命。
尤其是月球科研基地建設期間,整個航道可是分外繁忙,幾乎時時都有各類運輸浮艇在其間穿梭,也從沒發生過任何事故。
再加上當初整個航道佈滿了通訊浮標,足以保證任何求救資訊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而且航道每隔五萬公里都有專門的維修搜救船在固定軌道遊弋,給人滿滿的安全感。
再加上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百年內最和平的時代,有了擁有著近乎無限資源的太空給予世界提供的無限想象力,再加上華夏與日俱增的掌控力,讓這個世界變得平和了許多。
尤其是宣傳領域的巨大進步。
當包括nb在內諸多世界媒體都開始齊心協力的宣傳未來太空時代的美好時光,也讓這個世界的戾氣少了許多。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聯合國各個機構裡打打嘴仗。
畢竟未來太空利益如何分配目前來說還沒定論,還遠遠沒到需要撕破臉搞爭端的時候。
尤其是對於許多領土有爭議的地區而言,正在改造的火星可是他們最為嚮往的地方。
地球上已經找不到無主的領土了,但如果火星真能改造成功,那領土可就大了。哪怕火星是華夏的自留地,但只要證明了這項技術行之有效就夠了。目前太陽系內已經探測到的就有七顆星球適合宜居改造,這些都是未來地球人的領土。
畢竟目前華夏的各項人口鼓勵政策已經拉滿了,再鼓勵也不可能十年內讓人口達到三十億。
當然這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因為萬一火星改造計劃失敗的話,那壓力可能會比較大。畢竟華夏勐增的這部分人口需要有人供養。兩億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火星改造的結果,所有的矛盾也都暫時被壓制在一個大家都預設的狀態之下。這個事實就算有人想搞事,也會在集體的力量下被壓制下去。
人再狂妄,幾個大比兜下去便也老實了。放大到國家層面其實也是一樣。當坐在桌上的大老們都覺得此時宜靜不宜動的時候,誰敢這個時候跳出來搞事,也就是一、兩個大比兜的事情。
所以今天這個預警資訊多少有些突然了。
好在每艘浮空船都配備著安全艙,同樣也是真的遇到問題時的逃生艙。艙體本身配備了星光定位系統,即便真出什麼事情,也能透過地月航路上佈置的信標迅速定位,並獲得救援。
最重要的是亞歷山大號才剛剛離開月球約莫半個多小時,以這艘浮空艇的體量,重新調整返航的航線大概幾分鐘就夠了。所以雖然智腦給出了預警,但兩人並不太驚慌,船上也沒人驚慌,哪怕杜邦勒直接啟用了警報裝置。
和平的日子久了,警惕心自然下降,前往安全艙的路上,陳曦甚至還在為今天不能準時抵達地球而懊惱,畢竟月球基地真的不是正常人能呆的地方。不過對於智腦系統的警示,兩人還是在意的。
陳曦是因為長久以來的安全教育,杜邦勒則是因為他見識過智腦系統的能力。
然而當兩人走進距離最近的安全艙,對外艙門剛剛鎖死,刺耳的警報聲便響了起來。
這次不是個人電腦的預警,而是浮空船的警報聲。
“警報,警報,檢測到外源爆炸性衝擊,船體重力裝置可能失去控制,請立刻進入保護艙。”
兩人驚異的對視了一眼。
這次警報的內容很明顯了……
這是有人攻擊了亞歷山大號?在地月航道上?
這下陳曦已經顧不上考慮回地球的事情了,麻利的開啟安全艙內的坐式保護倉,坐到了座位上,然後抬手拉下頭頂的氧氣罩,戴在頭上,隨後按下座椅扶手上的按鈕,固定裝置隨之啟動,同時保護倉的倉門也隨之關閉。
這些都是太空船的標配,凡是乘船進入過太空的科學家都經過數輪的培訓,基本不會犯錯。麻利的操作完,陳曦才在間歇看了眼旁邊的老杜叔叔,顯然老人對自己的安全更為上心,也就是這麼一會的功夫,他也完成了進入保護倉的全套動作,此時倉門同樣在緩緩閉合。
沒等陳曦反應過來,吸了一口從面罩中湧出的氧氣後,她便覺得一陣睏意襲來,下一刻便失去了意識,陷入沉睡。同一時間整個保護倉開始自動噴出白色的霧氣,隨後凝聚成柔軟的泡沫,充滿了整個倉體。
從這一點上說,沒心沒肺手腳麻利的小姑娘要比慢了十多秒的小老頭幸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