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十篇論文(第1/4頁)
章節報錯
差不多就在邢家兩父子們帶走的時候,世界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署名為ningjie的數學論文突然便多了正好十篇。
其中七篇自然是寧孑研究np問題的前置性論文,另外三篇則是寧孑專門選出來的,各有各的用處,比如方便他挖人,總之十篇乾脆就一起先發到預印本網站上,算是跟大家先打個招呼。
其實一般來說,如果是學生髮論文的話,在瞭解期刊、會議的要求之前,最好是不要將論文先發布到arxiv.之上的。因為這可能導致論文被一些知名會議或者期刊拒收。
但對於寧孑來說問題其實不大。
任何一家期刊都很難拒絕菲爾茲數學獎獲得者的投稿,哪怕文章已經進行了預發表。知名數學家畢竟是能享受一些特權的。當然對於寧孑來說就算真的被拒了也無所謂。
反正他發表這些論文的目的,是為了後續的數學理論能順利發表。
以他目前在世界數學界的地位來說,其實也不太需要在所謂的頂刊發表文章來證明自己了。
當然為了能儘快的在數學界得到認同,他還是讓三月直接將那七篇近期就需要用到的文章一次性都發給了《數學年刊》。有同行評審還是能更快的被學術界所接受。
至於這種操作會不會給同行們跟期刊編輯們帶來什麼困擾就不在寧孑考慮之列了。他覺得路小雅同學說得很對,做人可以肆意一點,不需要太在乎別人的想法。
哪怕認為他作弊又怎麼樣?
他就是作弊了,咋滴吧!
……
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裡以世界知名的哈佛大學而聞名,多米尼特·鄧肯就曾經在這裡成為了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但許多人並不太清楚提出了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的克雷數學研究所其實也在這裡。
當然真要說起來克雷數學研究所,本就商人克雷跟哈佛大學任教的大數學家亞瑟·傑夫共同創立,當然錢主要是克雷出的。
埃裡克·凱迪剛剛走進研究所屬於他的小辦公室。這段時間他都在克雷研究所研究屬於自己的課題,但其實他大部分時間是在龐加來研究所工作的。
他能夠有機會挑選自己喜歡的環境,得從數年前說起。
當年俄羅斯一位隱士級數學家解決了龐加來猜想,按道理他應該拿到克雷數學研究所之前許諾的一百萬美元獎金。但是這位數學家太個性,直接拒絕領獎,也不要獎金。只是作為世界知名的致力於數學傳播的機構,本該拿出去的錢當然不好意思再收回去。
於是克雷研究所幹脆便跟龐加來研究所聯絡,探討把本該獎給俄羅斯數學家卻被拒絕的一百萬美元拿出來贊助一位數學新星,這筆錢將用來支援他的數學研究。
只是這個幸運兒需要層層選拔,而埃裡克·凱迪戰勝了諸多競爭者之後最終成為了這麼一個幸運兒。標準的意外之喜。
作為一位成熟的數學家,埃裡克·凱迪自然也有自己的研究節奏。
其實對於許多數學家而言,都會關注arxiv。埃裡克·凱迪也是如此。
雖然說arxiv是人是狗都能把論文上傳上去,論文也有著良莠不齊的缺陷,但如果只關注自己的研究方向,偶爾也是會出現金子的。
最關鍵還是更新頻繁,幾乎每天都會更新一波,而且跟正式期刊一樣,同樣也支援訂閱。反正每天瞅上一眼,花費不了幾分鐘,但說不定就會有驚喜。
埃裡克·凱迪最喜歡的還是arxiv的功能區,因為真的很方便。雖然提供的免費索引,但甚至比許多正式期刊要更貼心。
比如其自帶的書目瀏覽器,開啟後可以按一定的排序規則和過濾規則,分別展示當前文章的參考文獻,以及引用當前文章的文獻,直接按照影響力排序,能夠幫助學者迅速關注到當前領域的優秀論文。
今天當他開啟電腦時,便看到郵箱裡來了提示。按照郵件提示,他所關注的數學領域有了兩篇論文更新,讓他驚喜跟意外的是,其中一篇來自於華夏燕北體育大學的寧孑。
的確是頗為意外。
一般來說像寧孑這樣的學術大拿發表論文,提前都會做一些講座,聊聊一些自己最近研究的方向,又有了哪些成果。這大概就可以理解為造勢的過程。
總之一般來說論文還沒發,大家基本上都已經清楚接下來這些學術大拿又要在哪個領域給數學界帶來些驚喜了。而且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把握這些學術大拿也不會到處是說自己的成果。
所以寧孑這篇論文多少就顯得有些突然了。
不過突不突然其實也無所謂,每天早上有這種新鮮出爐的文章來閱讀絕對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