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興奮的,糾結的 (萬更,求月票!)(第1/6頁)
章節報錯
“好了,可以了。”
寧孑足足觀察了天上雲彩的動靜五分鐘之後,確定了已經恢復正常,這才當先站了起來。
用三月的說法便是,電擊的瞬間,高能粒子的轟擊下,粒子層面進行資訊交換,補全了介質空間缺失的電子,當一切還原便不在具備吸引力,所以就正常了。
陳永剛早已經感覺腿有些發酸了,好在蹲在他旁邊的羅為民起來後,第一時間跑過去,幫著把已經年近五十的校長給攙了起來。
至於多米尼特·鄧肯,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沒辦法,他極少會做下蹲這種動作,將雙手環抱著膝蓋時,還能保持重心,但剛將雙手放開,便完全無法控制。
好在此時的哈佛教授腦子還處於恍惚狀態,到並不覺得丟人。
雙手撐著地面站了起來,依然看著寧孑發愣。
“別發呆了,去把靶子回收了,然後再換一個。”
“還要來?”
“重複試驗,保證資料準確。”
……
“對了,論文的二作你要不要?”
正機械的跟在寧孑身後收拾殘局的多米尼特聽到這句話,人又愣了一下。
“什麼二作?”多米尼特·鄧肯看著寧孑的背影,一副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的樣子。
寧孑頭也沒回的答了句:“控電論文的二作。大概會投給《自然》。”
這個提議既不算好意,但也沒什麼惡意。
如果同意的話,就讓這位哈佛教授分擔些之後被質疑的壓力,反正他不太在乎分出去個二作;不同意也沒什麼損失。可多米尼特卻有些繃不住了……
寧孑不善表達,三月的思路又極為飛揚,這種搭配多少會有不協調的時候。比如這種很麻煩論文署名其實寧孑根本就不想要,如果不是沒法操作,他甚至願意把一作或者通訊作者都寫上多米尼特的名字。
至於二作就更沒心理壓力。
但這個問題卻讓多米尼特蚌埠住了,詫異的問道:“為什麼?”
“你在幫忙,相當於實驗室助手。”依然是頭也沒回的解釋。
“寧,我從哈佛飛到華夏,是給你當老師的,不是給你當助手的。”多米尼特·鄧肯壓抑著內心的情緒說道。
這位驕傲的教授感覺被羞辱,他很想發火,但接連兩次閃電自天兒降的震撼場景還在他的腦海中回現,讓他實在說不出更硬氣的話來。
“那就算了。”
寧孑隨口答了句,既不惱火也不意外,沒表現出任何情緒,且依然頭都沒回,只是默默的收拾著試驗後的殘局。
操場周圍已經聚集了許多人。原本守在路口的安保人員,也開始朝著操場處聚集。顯然都是被剛才的動靜吸引過來的。
這也還好是放假期間,如果是開學後,怕是整個校園都會直接沸騰。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的開學了,也不可能在校園裡進行這種試驗。
損失也是極大的。
兩次測試直接波及了大半個操場。負責草坪維護的工作人員們肯定是有得忙了,要恢復到能入眼的模樣,估麼著起碼得一週時間。
但這就不是寧孑需要關心的事情了。
暫時他扮演的是黑暗科學家的角色,能想到這些細節都顯得太暖心了。
很快寧孑便將所有已經變形的靶子回收完畢。
準備回去的路上,多米尼特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問了句:“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我知道引雷的辦法,但應該需要一枚火箭把金屬導線發射到雲層中間,然後再透過控制金屬導線來控制雷電走向,當年富蘭克林就是這麼做的!但為什麼你能不用這些工具就在不具備產生雷電的情況下,就能讓雷電出現,還能精準控制?”
寧孑默默的走著,就在多米尼特認為這傢伙不會回答這個問題時,才突然開口了。
“前些日子研究一個數學問題累了,就在圖書館檢索裡看論文。”
“我對雷電比較感興趣,在相關文獻中看到九十年代一個關於虛擬避雷針的研究課題。”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鐳射在大氣中形成一個低阻通道,並在數飛秒內產生兆瓦特級的能量。”
“我根據論文中的一些資料進行了簡單的計算,然後又調取了現階段鐳射技術資料,有了一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