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玉又道:“朝鮮的事情你就別操心了,到時候都是順風順水的事情,倒是中南半島那邊,我確實還有點不放心。”

朱見濟道:“無妨,只要於少保配合禮部、戶部,利用互市的政策把想西遷的漠北蒙古諸部拖住,我就去親征中南半島!”

朱祁玉,“親征個屁!”

動不動就親征。

你以為你還是太子啊,你是大明的天子。

哪能輕易去親征。

而且如此長途跋涉,還要進入異國他鄉,萬一水土不服出個什麼狀況,後悔都來不及。

朱見濟笑了笑,沒吱聲。

正在想著什麼,卻見去了乾清殿的戴義回來了,行禮之後道:“陛下,國子監司業、北京大學校長陳獻章求見。”

朱見濟:“不是說了,今天不辦政事了麼。”

戴義道:“他一定要求見,說是有大喜事。”

朱見濟回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言笑晏晏的親人們,想了想,對戴義道:“他現在在文華殿還是在乾清殿,喊他過來罷。”

今天是家庭團圓,不想去前殿了。

反正大白天,讓陳獻章到後宮來也沒什麼問題。

戴義立即道:“在文華殿,那奴婢讓人去宣他來。”

戴義走後,朱祁玉道:“春闈已經過了,今年你要大舉取士,陳獻章此刻跑來求見,會不會是想給他的北京大學多拉點進士,以求北京大學能在地位上超過太學?”

朱見濟搖頭,“應該不是。”

會不會是……

新華字典編好了?!

那這確實是個大好事,如果新華字典編好了,明天小朝會就和眾臣商討,近期內新增兩個部門,一個改革總整部,一個教育部。

嗯,教育部是在原來的國子監基礎上改制。

話說……

衛生部是不是也該在太醫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了?

現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教育和醫療改革已經推動起來,那麼強化這兩項部門,以更方便的推廣教育、醫療改革就很有必要。

沒過多久,陳獻章匆匆趕來。

陳獻章,明中期大儒、碩儒。

宣德三年出生,字公甫,號石齋,又號病夫、白沙子、碧玉老人、石翁,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明代心學的奠基者,後世尊其為“聖代真儒”、“聖道南宗”、“嶺南一人”。

曾拜江西吳與弼為師。

光是從陳獻章這一系列頭銜看,就知道此人在這個時期是何等的一個讀書人了。

出乎意料,來的不僅有陳獻章,還有一眾人。

陳獻章的同窗好友,也拜師吳與弼,且崇仁理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胡居仁,是陳獻章的副手,還有同樣也是崇仁理學中堅人物的婁諒、謝復。

婁諒負責繁體簡化的具體事務。

謝復負責標點符號體系的重造。

還有一個,則是陳獻章和胡居仁的好友,鄭侃,負責新華字典具體的事務。

陳獻章、胡居仁、鄭侃、婁諒、謝復,五人聯袂而來。

朱見濟一見這陣容,心裡大喜。

看來確實是有大好事。